的红笺,边国宁打开红笺纸,见上面是一首用小楷工整书写的诗,不禁念出了声:“妻生同里出苏杭,夫在西州读草堂。举案齐眉风雨共,缅茄刻记两情长。”落款是“秦科敬贺蒋教授和边教授结婚三十年。”
“好东西,好诗,好字。”边国宁开心地说道。
蒋苏梅凑近过来,她不认识这是什么物件,边国宁告诉她道:“苏梅,这是缅茄,中土无双的缅茄。我也是多少年没有见到了。”
沈菁也不知道缅茄是什么东西,说道:“边叔叔,请您讲讲缅茄的来历,给我扫扫盲吧。”
于是,边国宁便把高州缅茄树的故事给她们讲了一遍,这段缅茄的传奇故事让蒋苏梅和沈菁听得入了神,接着,他又吟咏起那首流传了几百年的高州竹枝词:“奴生西岸近莲塘,嫁与南桥何姓郎。愧我压妆无别物,缅茄刻就两鸳鸯。”
边国宁把那个雕刻成小猪的缅茄子递给蒋苏梅,自己拿着那个雕刻成小狗的缅茄子,哈哈大笑道:“苏梅,那个是你的,这个是我的。缅茄今天又刻记了咱俩这两个老鸳鸯了。”
看着边国宁手里栩栩如生、机灵传神的小狗,又看着自己手里惟妙惟肖、憨态可爱、胖乎乎的金黄色的小猪,蒋苏梅也爱不释手了。读了红笺上的诗,她微笑着对秦科说:“小秦,谢谢你给我们带来这么有寓意的礼物。”
秦科看向边小琪,发现她也在笑着看着自己,心想她太有心了,让自己瞬间就赢得了两位教授的好感。她在桐原一起买下12个缅茄子的用意原来是在这里,连自己也被她蒙在鼓里了。还有那首充满深情的绝句,一定是她即兴创作出来的,又亲自书写下来的,因为自己根本不知道蒋苏梅的祖籍是苏州。自己只是没想到边国宁教授博闻,不需要他亲自来讲述缅茄的传说了。
虽然边小琪在院子里否认了她和秦科之间的关系,但沈菁瞅着俩人互相不言语,却一直在偷偷地眉目传情,便立刻明白了俩人之间那种你情我愿的亲密关系。她悄悄地拧了边小琪一把,笑着看着她,边小琪的脸立刻红了。
沈菁把自己带的礼物也拿了出来,笑着说道:“边叔叔、蒋阿姨,我带来两瓶法国红酒,虽然没有缅茄雅致,但价格肯定超过了缅茄,绝对是真品。我祝您们二老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甜甜蜜蜜,和和美美地相敬如宾。”
蒋苏梅收下了沈菁的礼物,笑着说道:“小菁,你能来家里,我和你边叔叔就很高兴了。谢谢你的祝福。你的酒一定好喝,我们中午就喝了它。”
蒋苏梅说着,转头又看着边小琪,不吱声了。
边小琪是何等聪慧,马上就明白了自己老妈的的意思,笑着说道:“老妈,您别这样看着我。”
“我想看看我们养育了二十多年的女儿的礼物。”蒋苏梅直接说道。
“老妈,您光顾着看秦科和菁姐的礼物,我还没来得及拿出来呢。”说着,边小琪就去拿出来她精心准备好的礼物。
一条蓝色真丝领带,是给边国宁的。一件蓝色苏绣旗袍,是给蒋苏梅的。
苏绣旗袍一下子就吸引了几个人的目光,只见质地柔滑的真丝面料上绣着几朵盛开的白色梅花,还有几片绿叶点缀枝间,看起来既典雅、淑秀,又端庄、大气,很符合蒋苏梅的年龄和气质,并把她的名字和籍贯都暗暗地蕴含其中。
蒋苏梅捧着旗袍,高兴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