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有关。
胥砚恒登基前,已经二十有二,早是过了及冠的年龄。
得先帝看重的其余皇子早在十六七岁时就被指了王妃,而胥砚恒登基前仅有两位侧妃,甚至愉妃还是最后一年才入了王府。
在胥砚恒登基时,太后曾提议让胥砚恒娶周家女为后,被皇上直接拒绝。
从那以后,两人本就平淡的母子关系更是直线坠冰。
太后和周贵妃虽然都是姓周,却非是一家,也都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便是褚青绾,也自信在家世上压过两家一筹。
周贵妃和愉妃背后的母家,都是圣上登基后,才渐渐兴盛起来,发展至今,也颇成气候。
换而言之,在胥砚恒登基前,他的后院女眷其实根本没办法给他提供什么助力。
也因此,众世家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
褚青绾也有一种微妙的心思,她甚至觉得后位也只是胥砚恒的一个诱饵,便是勾着众世家蠢蠢欲动替他卖力。
胥砚恒初登基时,对后位该立谁总是犹豫不决,叫外人都觉得自己或许也有希望。
各世家也因这时候后宫还没有自家女眷,对立后一事没有紧紧相逼,甚至默契地放置一旁。
如今眼见后宫妃嫔背景越来越盛,而世家再想重提后位一事时,恍然发觉胥砚恒早已大权在握,成为他们头顶卧憩的猛兽,压得他们都喘不过气来,遑论再任由外人摆布。
褚青绾思绪回拢,再抬眸,就见周贵妃越坐越直,脸上也迸发了笑意,再没有先前的憋闷之色。
她忍不住地转头看向胥砚恒,蓦然撞上某人漆黑的瞳孔,褚青绾一惊,险些碰倒了杯盏。
她忙忙收回视线,不敢再乱看。
请安散罢,褚青绾和一众人缓慢地退出慈宁宫,銮驾还停在宫外没有离开。
众人不由得越走越慢,恨不得停在銮驾前,但没人有胆子敢这么做,就连周贵妃都心知肚明圣驾肯定不是在等她。
否则,离开慈宁宫时,胥砚恒完全可以和她一起出来。
周贵妃上了仪仗,她脸上的情绪终于寡淡下来,适才被胥砚恒维护的好心情一刹间烟消云散。
梅影不太懂:“娘娘这是怎么了?”
周贵妃的视线从銮驾上收回,她语气淡淡:“没什么。”
她只是在想,不论是登基前还是登基后,胥砚恒有特意地停下来等待过她么。
是没有,还是她不记得了。
周贵妃闭了闭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