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怜拿出了一个木偶,递到慕容桓手中,道:“其实我们也不知他姓名,但知道他是一个道术极高的高人,他说过,你若问起,那便将这只木偶给你,你便能知道他是谁了。”
慕容桓的神情再度变了:这只木偶雕刻的分明是她十岁左右时的模样,那个时候她还在桃源村的庄子上,认识她的人并不多,而能将她十岁的样貌记得如此清楚且能雕刻得这般栩栩如生的人便只有她的师傅了。
师傅是一位仙风道骨的隐者,曾经她也问过他的来历,但他都巧妙的将话题转移了开,从未告知过她姓名,出于对师傅的尊重,她也从未刨根究底的问其过去。
但她相信师傅是一个心中有大善、大慈悲之人。
他云游四海,不理俗尘,是将心中大道修炼到无欲无求之境界的人,又怎么会管这些事情呢?
回到洛阳城后,她便总感觉身后似有一双手在操控着一切,并指引着她去做一些事情,她以为是她身体里的另一灵魂李灵桓所为,可未想李小怜却给出了让她意想不到的答案。
看到这只木偶,慕容桓心中暖意陡生,不自禁的便想起了一些与师傅相处的美好回忆。
无论是吹笛、还是调香抑或是这画众生之相的画技尽皆得师傅所传,包括她能在庄子上平安的活下去,恐怕也是因师傅的庇护才有了那几年的平静安宁吧?
“阿桓——”
“女郎,你怎么了?”
阿姝与李小怜的叫唤顿时将她从沉思中唤醒。
“无事,既然如此,那我便不再问了。”她转而问,“你们,还要在这里呆下去吗?”
韶华院毕竟是青楼,谁会愿意在这里蹉跎自己的生命?
“我们除了卖艺,也做不了其他营生的活计,便只能呆在这里。”李小怜垂首道。
“大道三千,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很多次的选择,只要你们想,便有其他路可寻。”慕容桓说罢,又看向李小怜道,“我会给你们一个机会,就看你们愿不愿意干了?”
“当然愿意,女郎请说!”
……
离开韶华院时,夜幕再次悄然降临,虽未到宵禁时刻,但温柔坊街道上的人群已然渐渐少了,街道两旁的茶馆酒肆、当铺作坊再次笼罩在氤氲缭绕的薄幕月华之中。
阿姝见慕容桓在街道上好似漫无目的的行走,不免担忧问:“阿桓,我们真的不回苏家了吗?”
“是,苏家现在也不太安全,之前周侍郎对我犹为关注,屡次想骗我入他周府,恐怕也是苏家的人向他告了密。”
“苏家人?那会是谁?”阿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