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看看军中的粮食富裕,京城夺回来以后,附近郡县救急京城的粮食,也会源源不断的运过来。就每人分配十斤粮食,一小勺盐粒。
平民百姓,只需要这些日饿不死,天暖以后就有野菜果腹了。
只是战争在城里城外留下了许多孤儿,这些孤儿是大德国的未来,都是因为战争才无依无靠的,马佳的原身就当过乞丐,知道没有父母庇护的孤儿最可怜。
她就让人在城里城外成立了两个孤儿院,寻找并接收这些孩子。
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天幸那些朝廷大元够五品的都被胁迫走了,人走了,大批的房屋土地店铺等不动产是背不走的。
那些大地主的土地,超过五十亩的,都没收收归国有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民都有份。
大贪官的土地房屋店铺,人赶走,随身的东西可以带走,房屋土地店铺全部没收。
尤其是原来租种了别人的土地的佃农,不管租种的土地过去属于那个官员,都是平均每人一两亩地分配。原来的地契作废,重新发给新田契房契。
新的田契是后来特别制作的,是红头的,红头的代替了一切过去老旧的。
过去,人们书写文字,忌讳用红色笔墨,公文更不能用红色,这个红色的地契很显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京城里面超大的大臣宅邸,也都被没收了,因为这些宅邸都是民脂民膏建成的。
这些府邸只是留下人看守,以后,会分配给新的主人,小的府邸就拆分给没房子的百姓。大府邸的新主人,除了有军功的将官,就是后来提拔的文官了。
有些宅子偏远了一些,战争中又被战火波及了,被城下松树炮瞄准的过高,被越过城墙的弹丸把房子摧毁了,人现在就没处居住了的。
就把官员的院子,拆分成了几个小院子,分给了房屋倒塌了的居民。
原来府邸里面的人,不管你是不是官员的家属,都被发放五两银子以后赶出去了。
不过,那些富裕商人的府邸就不要动了,虽然他们是富有的,但大部分财富并非是强取豪夺来的,除非他是富得流油的,又有官府背景的官商。
这样做,很快就稳住了民心,普通民众有了房屋土地,谁还不知足的闹事啊。再说了,谁不怕响一声就有人死伤的火器啊,敢闹事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