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佳睡了一觉醒来了,才知道刚才面对的是这具身体的灵魂。
她本来有一丝害怕,但想到了躯壳就不是自己的,是抢了人家的,就释然了。
现在太早了,她又睡不着,就想起了那个袁康。袁康虽然没有对自己露骨的表白什么,但他对马佳的心意马佳懂得。
袁康受他父亲和姥爷的影响,读书十来年了,人很聪明,和一般的农民不一样。
别的不说,就马佳捞虾,他就看出了一些门道。
他也想捞虾,但不想经常泡在水里。他看马佳把她的爪篱不带回八达洞,就按照爪篱的样子,和母亲一起用柳条子编织了一个特大的蒲团。
柳条子蒲团有一个大号锅盖那么大,中心向下鼓着,像一个铜锣的形状。
他把乞讨来的苞米面饼子,拴在蒲团的中心凹陷部,整体放入了水底,水底提前就挖了个浅浅的锅底坑。锅底坑的大小是比照了蒲团的,正好把蒲团放入。
但蒲团有浮力会飘起来,就在蒲团上加了几块石头配重,把蒲团沉入挖成锅底型的水底。
等了片刻以后,第一次拉起来,就比马佳干了半上午捞的虾都多,还都是大个的,连着十多次收获都一样多。
到了快中午了,袁康把虾归拢到了一个小篓子里,去京城了。
河虾新鲜个大,一次就卖了一钱银子。
后来他又把蒲团废弃了,换成了密实简洁的网片。
这次,网片比蒲团的面积大了好几倍,网片轻盈滤水快,拉动起来就更不费劲了。因为拉动出水的速度快,得到的大虾更多,卖的钱也更多了。
天气凉了,水里的鱼虾也不减少,可人再下水也受不了了。
袁康又设计了网片栓绳子,固定在一个木杆上,人站在河边石头上,网子吊在长木棍上方便人拎起来。这样,人在岸边就可以把网片提上来。
人都不用下水去就把活儿干了,一个上午逮的虾就能换成半两银子。
积少成多,到了秋后,他就用挣到的钱买了一亩半的水浇地,和一个不算好的带小院子的房屋,娘俩就有了落脚的地方。
他勤勤恳恳,又在地的旁边开荒,种植了一大片的梨树,那片地也就成了果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