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偏北出兵,接应梁萧。
秦雨薇负责统领另外的八千人马,朝正东出发,提前移动军营,即将与秦牧会合。
这是他们与秦牧的约定。
只要梁萧劫粮大获全胜,足以逼迫右贤王退兵,便可以合兵一处,伺机待发。
一旦右贤王撤退,己方就有机会趁势追杀,扩大战果!
兄妹两军齐出,也可互相呼应,及时支援。
以如今的战况,短时间内右贤王已经不可能反攻兰陵,毕竟匈奴的必经之路上还有秦家兄妹的部队,不可能绕过两条大河,再急行军二三百里杀到兰陵。
右贤王接连损失人马,只要在兰陵的梁萧军营与郯城的北疆军营之间再设军营,合兵一处,北疆军营留守步卒,就可以组成一条横跨北疆的防线,随时救援各地。
当天,江北秦家祖孙三路齐出,接应梁萧。
雪霁初晴,草原上仍然覆盖着一层积雪。
将士们就在雪地生火,吃着烤牛肉,饱餐一顿,又给战马喂足了饲料。
昨日一战,他们杀到手软,必须尽快回去,以免右贤王及时瞧见,突然发难。
梁萧率领接近七千白袍骑兵,驱赶上万的备用战马,驰骋于草原上,一路向南,归心似箭。
这些备用战马先行一步,但也没有选择走当日梁萧惊退万军的那座土桥。
那座土桥宽度不足四丈,两侧都是深不见底的大河,一次最多只能走一两名骑兵。
现在时间宝贵,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种事太耗时间,更何况还有这么多备用战马。
每个将士的手里至少都保存了两对匈奴兵的耳朵,作为论功行赏的凭证。
右贤王通过那些残兵败将了解消息之后,一定会出兵追击。
若不能成功撤退,甚至连备用战马都被右贤王缴获的话,便是前功尽弃!
梁萧的部队紧随备用战马群,即将接近土桥之时,东边放哨的骑兵来报。
“禀报武君:东南方有大队人马正往此地杀来,数量绝对超过三万!!”
闻言,将士们无不打起精神,握紧手中兵器。
寒风凛冽,卷起千堆雪,预示着此地即将恶战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