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必须小心翼翼。
好在开矿这种事也是地方官的职责所在,重点在于后续的军器制作。
第二天一大早,沛郡派出了更多的矿工,在军队的护送下,赶赴现场,开采铁矿。
卓子房又在梁萧的授意下,布置更多工人,前往铁矿所在兴建工坊和住宅,方便工人居住和工作。
回归沛郡的那支矿工队伍,算上十名官兵,共有三十人,每人得到了赏银十两,队长额外再得十两。
赏银到位之后,梁萧让他们歇息一日,再去东边二十里附近,勘探新的矿产。
这群矿工得了赏银,欣喜若狂,屁股都还没坐热,便向梁萧请缨,当天就要带上补给,出发搜寻。
曾经的沛县穷困潦倒,极度缺乏铜钱流通,更遑论白银。
百姓已经穷怕了。
梁萧自然理解他们对财富的渴望,没有反对。
沛郡的军器生产,同样只争朝夕。
若有煤矿,就不需要消耗太多木材去炼铁了,足够保障森林资源细水长流。
钟离清风带着两本户籍,来到梁萧面前,一脸痛并快乐的笑容。
“武君,沛郡实在是越来越缺人了,劳动力基本上快被瓜分完咯……”
这当然是好事!
无业游民少了,治安会更稳定。百姓都有生计,才有钱消费,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吸引外面的商贾。
但如今再多出一个大矿,人手快不够用了。
屯田关乎沛郡粮食自给自足,因此屯民坚决不能改动。
筑城的工人还有不少,短期内也不能改动,毕竟房屋和城墙关乎沛郡发展和安全。
“在本地人口形成规模之前,招募徐州各地失业的工人吧!”梁萧微笑道。
招募其他地区的无业游民,有利于徐州各郡的稳定。
不过,江北一带世家大族的地方官并不多,他也不担心被这帮人白捡好处。
毕竟徐州本来就是一块烫手山芋,一旦失守,免不了就要背锅,风险太高!
最精明的世家子弟们借助家族力量,几乎都在江南各地任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