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主子。”方荷恰到好处地晃了晃身子,脸色忐忑地呢喃着,就着惊魂未定的后劲儿,一步一哆嗦往小泥炉子那边挪。
“我,我还是去烧水。”
茹月和巧雯见方荷这貌似虚脱的模样,心下有了计较。
巧雯扶着手腕,“我烫伤了手,这几日没法往御前去,只能辛苦茹月姐姐了。”
茹月心里啐了一声,往常怎么不见你辛苦我呢。
她皮笑肉不笑地随口应了,余光却落到方荷身上。
翌日再上值,茹月抢在方荷前头蹲坐木墩子上,可怜巴巴冲方荷央求——
“我昨儿个没盖好被子着了凉,头疼,见不了风,这几日劳烦芳荷姐姐你去上茶吧。”
方荷憋着笑:“……好。”她可太喜欢这种玩心眼子的小傻瓜了。
原身随她母亲,性子极软,没什么主心骨。
徐嬷嬷叫她老实本分不要惹事儿,原身这些年从没拒绝过别人,愣是能做到九年都没涨过月例。
每个月拿到手的二两银子,要么听徐嬷嬷的交给掌事姑姑讨个巧儿,要么都交给徐嬷嬷,自己只留了七钱银子并二十个铜板应急。
徐嬷嬷是得了急病,死在安平堂,银子也没见着。
以乾清宫的物价,买道点心都还差十个铜板呢,这比穿越叫方荷还心慌。
她是想苟,不是想穷窝囊。
御前得去,起码得赏银的机会比在茶房多,操作好了也可以查无此人,俗话叫灯下黑,这才是苟的最高境界。
接下来几日轮值,上茶就成了方荷的活儿。
御茶房宫女也得在殿外站桩,以防主子换茶,或者有大臣来觐见,负责上茶。
只不过这回她进不去殿内,茶都交到了御前太监的手上。
倒是偶有赶着康熙进出时,方荷以上辈子就练出的广角余光,好歹看清了这位爷的脸。
她还惊了一下子,不是说康熙脸上有麻子吗?
可她看得分明,那张略瘦削的脸上干净得很,丹凤眸高鼻梁,眉若远山,有点轻微混血的意思,高且精壮,怪不得宫人前赴后继往上扑。
见鬼的是看起来比她还白,完全没有时下普遍古铜色的男子气概。
若非习武练出的犀利和属于帝王的气场,完全是个金牌会所的标配呢。
她在心里啧啧了好半天,瞧着自己如今只勉强算得上干净细腻的黄皮子,有股子折腾面膜和手膜的冲动。
康熙没察觉有人在酸他那身好皮子,只思忖着太子的交代,跟顾问行审出来的证词对上了。
有人在胤礽耳边散播谣言,说康熙更看重长子,更因满人是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觉得他比不过胤褆,有心换太子。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