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部的命令传下去之后,三个团长都非常的重视。
对于七零一团和七零三团来说,这可是见证首个合成营的营长诞生,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而且自家的部队能够参与进去,也能在对抗过程中学习并成长。
毕竟。
这可是合成营的营长争夺战,尽管对战模式是传统的对抗演习,可战术打法并没有任何的限制。
打败对方赢下这场选拔对抗,显然只是成为营长的必备条件之一。
能不能用上符合当下改革背景,跳出传统作战启用新型战术打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惊艳,并带领部队打造新的战术,关系营长位置能不能坐稳。
合成营可是全新作战编制,不拿点新东西出来可不能服众。
而只要两个候选人拿出真本事,那么被他们指挥的部队就能从中受益,提前领略到新战术和新打法。
这对以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价值。
所以七零一团和七零三团都不含糊,都把这当成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提前为打造合成部队铺路。
都把自家团里最强的连队,集结到一起组成了对抗营。
两个坦克连加步兵连、火炮连、后勤连。
正好是文件所要求的搭配!
集团军之所以做这样的安排,很明显就是在尽可能的模拟合成营,让两个候选人能最大化代入合成营营长身份,尽可能发挥整合作战的能力。
相对于七零一团和七零三团,他们主要关心部队的成长,能否在这场对抗中学到新的东西。
七零二团的侧重点完全不同。
王团长在内的一众团部高层,本来就更倾向于自己人做营长。
孙东平在新基地里和参谋长一闹,加上他表现出来的强烈野心和孤傲,让他们更坚定了这种想法。
哪怕你再有能力,不合群就是大忌。
现在已经确认候选人孙东平,他手里头是有几把刷子的。
不管是学识还是经历,都远超同龄人。
王团长和参谋长都很清楚,二营长这个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学识能力肯定是和孙东平有差距。
唯一的优势是对基层更了解,在带兵训练方面有更多的经验。
可这种靠时间积累起来的优势,在平日里倒是能够轻松胜过孙东平,然而在对抗作战中并没有太大作用。
并不能抹平他和孙东平之间,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巨大差距。
本来还想着靠陈军帮忙,让陈军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