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婶还说,最近陈平三倒是没怎么往县里跑,但也没来上工,成天躲在家里说是养病,也没闻到他们家里飘出什么药味来,不知道在捣鼓啥。
刘婶满眼羡慕的说,“不过陈大东今天又带老娘去县里治病了,真是孝顺,我儿子以后要是也能这么孝顺就好了,”说着看了宋芸一眼,接着说,“要我说,儿子孝不孝顺,那还得看儿媳的品行,儿媳要是个孝顺明理的,见到婆婆病了,主动带去医治,全心全意的照顾,男人自然也会更喜爱她,这要是不孝顺公婆的,男人肯定会嫌弃。”
宋芸没接这话,擦了把汗,笑着起身,“婶子,活干的差不多了,我得回去做饭,回头见。”说完朝刘婶又笑了笑,转身走了。
刘婶唉唉两声,“我话还没说完呢。”
回应她的,是宋芸走得越发快的脚步。
刘婶只能作罢,想着下午她要是再来帮忙干活,就再说直白点。
宋芸回到知青点,距离下工时间还有二十分钟,其余人都没回来。
她是干活快,提前把上午的活都给干完了,这才能提前回来。活没干完的,只能等到下工时间到了,队长敲锣了,才能回来。
锅是洗好的,她再用清水刷了一遍,中午时间短,她就煮了一大碗挂面吃,卧了两个鸡蛋,外头院里的菜地有青菜和小葱,她没去摘,毕竟分开吃饭,那菜地她也没出力,要是吃了,还不定要被人家编排成什么样。
面刚起锅,外头就有脚步声响起,应该是轮到负责做午饭的人提前回来了。
走进厨房的是徐凤英和黄梅花,两人一进来就看到宋芸站在灶台边洗锅,徐凤英立即走到吊锅边,打开锅盖往里看,见吊锅里的米饭没人动过,这才又盖上。
她们一般会在早上出工时就将洗好的米放进吊锅,再在小柴炉子里放上计算好的柴火,这样既能保证吊锅里的饭焖熟,又不至于烧糊,都是试验了无数次后得出的经验,饭提前焖好,中午只要回来随便炒点菜就能吃,不用耽误太多休息时间。
黄梅花走到灶台边,见锅已经刷干净,宋芸那一大碗正冒着热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