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
林十七在周琅走了之后,又睡了个回笼觉。
这才黑眼圈减轻了一些。
没有人来打扰她睡觉,她睡醒之后,就有人给她端吃的来了。
一看,是阮氏。
好像是盯着她的房间门,只等她开门,就把握时机过来了。
难得阮氏这么机灵。
阮氏给林十七端了洗脸水,又端了一碗鸡蛋面进来。
“四弟妹……你睡得好吗?”腼腆地招呼。
“睡好了,多谢二嫂,哪能劳动二嫂你给我送洗脸水……”
阮氏赔笑,“应该的,感谢你给我们家大丫二丫做棉马甲,现在棉花不便宜,布匹也不便宜,四弟妹每天劳累做生意,赚点银钱还惦记着丫头片子们,真的太感谢了……”
丫头片子哪里配穿新衣,制新袄子?
今年是家里老祖宗给家里留了银子,周婆子才大方了一回,给家里每人都是发了一匹料子,两个小丫头才能过年有新衣过,已经是了不得的大事情了。
没想到,林十七私人出银钱,又给家里的孩子们一人制一件棉马甲坎肩。
这真正是让她受宠若惊。
她们二房生的是女儿,她早默认为她们低人一等了。
这不是说老周家重男轻女,而是乡下传统都是这样。
包括她小时候,在娘家也是,吃穿用都是排在家里男丁们的身后,从来没有这么被平等对待过。
她自己都习惯了。
女儿将来都是嫁出去的,别人家的人,不配吃好用好的。
能有一口饭吃,不饿死就已经是她们修了八辈子的福气了。
所以,当她得知林十七给她们二房的两个小姑娘,也与男孩子们一个待遇,都做新棉衣马甲坎肩的时候,她真是感动极了。
就想来亲自感谢一下。
林十七以为啥事儿呢,原来是这么一点小事情。
“咱们大人赚钱不就是为了小辈们过得好一点吗?一件小棉马甲不值当什么的,孩子们吃饱穿暖,才能身体好,长得快。”
阮氏的眼泪都快出来了,“我们二房是两个姑娘家,要不,制一身就行了,让大丫穿了给二丫接旧,用不着破费两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