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杨知温松了一口气,随后便在董成的指引下入座右首位,而董成则是坐在左首位。
双方入座后,酒菜开始端上酒桌,而这个时代的贵族饮食,基本都大同小异,乃是用陶、鼎烹煮,再辅以香料。
对于吃习惯了陇右铁锅炒茶的杨知温来说,这种做法难以下咽,但他还是吃了不少。
席间,董成也为他介绍了不少人,例如同为清平官的杨缉思,杨酋庆、范脆些,赵诺眉、杜元忠等人,以及在都的大军将段宗榜。
这些人大多都是青壮派,这让杨知温警惕了起来。
一个上升期的国家,如果由青壮主导,那多半是要准备开疆拓土的。
想到这里,杨知温开始变得小心翼翼,不准备给任何人留下借口。
不过他再怎么小心,却也防不住大唐官员昔日留给南诏的把柄太多了。
宴席之间,祐世隆突然开口道说道:“昔年韦忠武开辟青溪道,以通南诏。”
“又选南诏子弟聚程度,以书交之。”
“数十年间,我南诏于程度就学者,几近千人。”
“是以我南诏君民,无不感激。”
“不过自杜悰为西川节度使后,先是削减我南诏就学学子数量,又削减我南诏入贡使者及随行人员。”
“我父颇为生气,而今我登临大宝,想要恢复昔年的学子数额及入贡名额,不知杨天使以为如何?”
祐世隆语气轻飘飘的,却让人感到压力。
好在杨知温也不是常人,相比较刘继隆,祐世隆给他的压力还不算大。
“此事,容本使回长安后与至尊商议。”
换做其他的唐使,此时恐怕已经和祐世隆翻脸了,但杨知温没有。
他的态度让祐世隆无法动怒,所以祐世隆只能继续刺激他。
“既然如此,那就请与至尊商议后,再来告哀吧!”
他起身便向外走去,这让另外两名唐使愕然,纷纷看向杨知温。
杨知温见状却不着急,而是笑着起身作揖:“云南王慢走……”
祐世隆头也不回的走了,而其余南诏大臣也纷纷离去,唯有董成留下善后。
“天使气量宏大,在下佩服。”
董成上前来夸赞了杨知温,杨知温闻言则笑道:“看来此次告哀只能作罢。”
“待我明日走后,朝廷应该会在开春后,继续派出天使告哀,不过那时……”
杨知温笑了笑,董成也无奈叹了口气。
祐世隆想要找个名头和大唐撕破脸,而大唐官员在面对藩属国时向来跋扈。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