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再追究。可没有半点同情,还透出一种幸灾杀祸的感觉。″
“也就是说,杜昂这样做,是有什么目的的?″
“没错。如果光就这本小说的人物原型来说,他为什么就是在酒店那件案子发生的五年后,才以我父亲与他书中的人物重叠在一起?并借《火之墙》这本书,达到向我家族泄恨,甚至复仇的目的。″
黄确陷入了深深思索之中,为了泄恨而写小说报复,这似乎是超出了常人的想象,也有点匪夷所思。那杜昂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可从一个刑警的角度来看,如果正像崔晓颖所说,事情都过去几年了,杜昂写出这本类似纪实小说,他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是不是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五年前杀害崔健的凶手是谁,故意将这件案子的真相通过小说的形式暴露出来,而招致了他在昨天晚上的被杀,他们之间究竟有没有直接的关系?
“书里还写了什么对你父亲构成诋毁的地方?″
崔晓颖听到黄确这样问,一时也愣住了。她的脸颊瞬秒变得绯红,低头小声说道:“我实在说不出口。要不,你看了我在书中特别标注的一大段,就会知道了。″
既然崔晓颖这样说,黄确只好把书翻到她说的页码。内容揭露了主角在出租屋里强暴了一个低年级的女生,被人向校方匿名举报。
后来双方家长在校长面前作了解释,说是主角和女孩之间属于互有爱慕,早熟的心理才造成了这件事发生,男方家长也给女孩做了补偿,女生也调到另外学校去了,事件才没有闹大。
黄确把书放下,眼睛看向崔晓颖,“如果这里描写的情况是真实的,你认为是谁会把这件事泄露出来呢?″
“我也觉得怪怪的,就算是有这件事发生,也是很私密的。杜昂为什么对当时的细节那么清楚,就像是他在现场所见一样?″
“你的意思是说,杜昂有可能目睹了这件事,他才会描写得出来其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对。我只能这样认为,光凭传言,应该是写不出这么纪实性的情节和场景的。″崔晓颖仍低着头,嗫嚅着回答。
“杜昂昨天和你谈话时,你有没有问过他,这件事的真伪呢?″
“问了。我曾经以为杜昂是为了报复,把一件与父亲无关的事,附会在他身上的,也是他为了小说迎合一些低俗读者而添油加醋的写作手法。″
“那杜昂是怎么回答的?″
“他没有正面回答,只说这本小说的情节就是虚构出来的。若像我一样,根据小说就要在现实中找到真正的人,未免太过滑稽。
虽然他无意中借用了我父亲被杀这故事的躯壳,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不得不在一些必要的地方,添加一些虚构的场景和情节,并劝我不要想得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