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温补,偏向中性的补药,并非那种大热的补药。
这种丹药基本适合绝大多数人吃。
怪不得原本的历史上,替嘉靖试药的几个道士都活到了九十左右,吃了嘉靖丹药的那些内阁大臣,如严嵩徐阶,一个比一个活得久。
这种补药,谁不想吃?
“陛下,臣的身子骨倒也没那么好,要是有多的,我也可以吃。”
周楚有些不舍道。
嘉靖听到这话,顿时笑了。
“你才多大,你又不像我,自小身子骨就不好,你这身子骨,说是壮如牛都不为过。”
嘉靖瞥了周楚一眼道。
“那是以前,之前在余姚遭遇刺杀,浑身是伤,元气大伤,身子骨大不如前了。”
周楚说着还假模假样地咳嗽了一声。
这丹药周楚是真的想要,用这丹药配合练武,周楚都不敢想功效会有多强。
“行,下次朕让飞霞子道长多炼一些,给你多留一些。”
嘉靖有些无奈道。
周楚听到这话,顿时心满意足。
“陛下叫臣前来所为何事?”
周楚这才切入正题道。
嘉靖听到这话,这才正了正神色。
“那毛维之如果流放,是不是太狠了些,内阁成员到了他这个年纪,一般都是致仕。”
嘉靖有些于心不忍道。
“陛下,有明以来,我大明对内阁成员宽容成什么样子了?那些内阁成员可曾感念皇恩?可曾报效君恩?可曾想着为天下黎民百姓谋福祉?”
周楚直接反问道。
周楚这话,让嘉靖陷入了沉默,嘉靖很清楚,周楚说的很对,对内阁成员的宽容造就的不是他们的感恩,而是肆无忌惮。
“可是...”
嘉靖有些犹豫道。
嘉靖在乎的是身后名,其实不只是嘉靖,大明的其他皇帝对内阁成员如此宽容,在乎的无非就是身后名罢了,笔杆子掌握在这些人手中,自己在史书上留下什么名声,全看这些人。
“陛下何须担心?如今陛下收复安南,已经是天大的功绩,那些文官如何能抹杀?更何况陛下还平定了倭患,往北正在逐步征服草原,大明的疆土在陛下手中得到了如此大的扩展。”
周楚一边指着御书房之中的地图,一边说道。
“这种事也不是没人做到过,笔杆子终究还是掌握在他们手中,到时候朕百年之后,他们给朕留一个穷兵黩武的名头...”
嘉靖犹豫道。
“陛下,如今臣正在掘这些文人的根,真到了那个时候,这些人说了算不算还另说呢,更何况如今有了东瀛的白银,又有海上贸易,我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