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去年的统计数据。”
朱标把公文放下来道:“各部完成了前年我交代的规划内容及数据统计,今天交上来了,拿给父亲看看。”
“哦?”
朱元璋接过来开始翻看起来。
古代社会其实就有数据统计,起源于秦朝,发扬于汉朝。
在汉代基层统计人员叫计吏,各州府负责这方面的数据统计官吏叫上计掾。
司马懿和邓艾未发迹之前,都做过这个职务。
到了宋朝时期,甚至专门设立过类似于后世统计部这样的部门,名字叫总计局,只是三司也有统计职能,职能相叠于是仅存在一年就被撤销。
但古代统计数据比较粗粝,只统计人口、土地、粮食、仓库、赋税、治安、邢狱等情况,对于其余数据统计较少。
现在新时代了,就得又统计钢铁产量,纺织产量,工人数量,农业人口,gdp等等。
为此朱棣新设立总计部,以此统筹全国数据,观察情况。
当然。
肯定要本土化。
如gdp、gnp、ndp、gni等等统计术语,统计方式以及计算方式与后世一样,但名称必须要换成大明的名称。
今年已经是洪武十七年,老朱与现代接触的第五年。
前三年可以说是打底。
朱云峰和季赫从现代农来大批良种、化肥、农药,让大明产生了一次农业革命,解放了大量生产力。
接着又从现代弄来了大量发电设备,包括水力、火力设施。
还有各种现代技术。
如蒸汽机技术、炼钢技术、纺织技术、缝纫技术等等。
在过去的三年时间,大明开始消化这些技术,并且建设大量钢铁厂、纺织厂,甚至今年年初大明第一家自行车厂也正式挂牌成立。
这标志着大明已经开始能够自主产钢铁,自主产纺织品,自主造自行车、蒸汽火车、蒸汽轮船等等。
而朱标今年设定的目标是攻克造桥技术,比如詹天佑的“气压沉箱法”,配合现代机器,造大桥的桥墩,如此建造现代化钢筋水泥大桥。
除此之外,就是鼓励民间商业发展,通过现代技术,投入研发自主生产水力发电机,以满足各地的工业需求。
虽然蒸汽火车和蒸汽轮船都是以蒸汽动力。
但电动力是未来趋势,把资源和技术投入到电动力当中,或许短时间内没有成果,可长远来看却是利在千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