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能通过配套的设备看到无人机投放的影像资料。
纷纷感到惊奇。
无人机搭配天敌昆虫,这效率,这成本,恐怖如斯啊!
投放完后,专家们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武夷山逗留了两天。
这两天里,
省林科院森林保护研究所所长黄金水走进了武夷山区。
在森林里找到了一棵棵被松墨天牛危害的松树、杨树。
天牛喜欢以盗洞、打眼等方式钻入树干内部。
这样,不管是采用农药还是人工除害,灭杀松墨天牛天牛都非常困难。
然而,如果得不到有效防治,一棵树几年下来就会被吃空,有些甚至枯死。
两天的实验观察,黄金水等专家接连解剖了五十多段被打眼的树枝。
几乎每一段木头上,都找到了新繁殖的肿腿蜂踪迹,米粒大的肿腿蜂,在天牛寄主周边爬来爬去。
这让专家团队极为振奋!
“效果好的不可思议!”
“真·天牛克星!”
“一物降一物啊!”
不断有专家发出感叹,经验告诉他们生物防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眼前的肿腿蜂是什么?这TMD就是天牛的爹!
给治得死死的!
整理了两天资料,随后黄金水就代表省里向国家林业局做了汇报。
肿腿蜂并不神秘,国家林业局对其更是熟的不能再熟,尤其是造林司总工吴坚。
因为肿腿蜂就是他和先驱萧刚柔教授一起鉴定和定名的。
1983年,他和萧刚柔教授一起发表了论文:《防治天牛的有效天敌·管氏肿腿蜂》。
但二十多年时间过去,肿腿蜂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依然很少。
终其原因,还是效果不明显,在实验室中,养殖的肿腿蜂能寄生在天牛幼虫身上。
但一出了实验室,就总会遇到各种问题。
而现在有人告诉吴坚,肿腿蜂在实际生产中大发神威,隐藏在树洞里的天牛幼虫无所遁形。
吴坚相信黄金水不会拿这件事开玩笑,但他依然再次确认,“效果真有那么突出?”
“亲眼所见啊,吴工,资料我都发你了。”
等吴坚看完后,心神里还反复出现那肿腿蜂的身影,只是通过照片,他就感觉这肿腿蜂哪里不一样。
肯定是精心筛选出来的品种。
…
又过了几天,天敌中心第二批赤眼蜂、肿腿蜂、金龟子、花绒寄甲、松甲等天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