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国和郑元吉有矛盾,当时他还是信誓旦旦地保证,郑元吉绝对不是因私废公。
可现实却正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如果王培基,再是郑元吉叫来的,那郑元吉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怕是会轰然倒塌。
“谭副主任,你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吧!”
谭成义还在想着,郑元吉便开始点名。
“是,主任。”
谭成义收拢思绪,清了清嗓子,说道:“青山醇商标原为青山市制酒厂所有,后青山市制酒厂破产,相关权力转入市国资委,现在澜沧县建国制酒厂和宁川县百祥制酒厂,都有意愿获得青山醇商标,现进行公开竞价……”
原本的综合考量,变成了公开竞价。
原因就在于综合考量的话,反而是王培基更占优势,谭成义唯一能做的话,就是将双方放在同一起跑点。
“公开竞价?”
郑元吉分分钟看透了谭成义的小心思。
谭成义是偏向潘建国的,综合考量,潘建国占优势时,就要综合考量,不占优势了,又变回单纯的比价格。
这无疑是一种双标行为。
但准备充分的郑元吉,根本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
昨天到今天,他特意调查了一下潘建国。
潘建国这些年过得并不好,委身于一个小山村里,要吃没吃,要喝没喝,手上不可能有太多钱。
郑元吉不相信比价格,潘建国能比过王培基。
“公平竞争。”
“价高者得。”
“每次加价不少于一千。”
“开始吧!”
等谭成义讲完,郑元吉宣布道。
“十万。”
王培基挺胸昂首,率先出价。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