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臣赞同元辅之言,国朝在倭之官兵数量有限,需要以倭治倭!但同时,能不能苗字带刀,成为官员,也得接受考选!”
接下来,其他参加廷议的阁臣公卿也纷纷跟着附和。
在这一点上,他们还是非常一致的,都不愿意让所有倭人直接跟本国汉人一个待遇,而只让,愿意效忠大明为大明做事接受汉化的倭人得到一些特权,但也要经过考核,以达到,分化倭人,且让倭人知道,他们要想成为人上人只能接受汉化的目的。
朱厚熜对此也予以同意。
于是。
内阁便奉朱厚熜口谕降圣旨于徐阶,让其转达尼子氏,朝廷会委派皇商来向他接洽出售火器的事。
同时。
内阁也奉朱厚熜口谕降旨于徐阶,只准其给愿意接受王化的倭人地侍给予苗字带刀,而且要先考选再给苗字带刀的身份与任用,还告诉徐阶,为解决眼前急需用人的问题,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先对来投的倭人地侍集中王化教育一段时间,然后再决定让选哪些人可以苗字带刀。
这样一来。
大明无疑就正式开启对外出售军火取利,与对外培养大明朝廷走狗的序幕。
林俊对此非常痛心。
他知道,自己这些沿海大户无疑因此输的很惨。
朝廷不但尽得海贸之利不说,还要借此机会将对东洋倭国的控制力增强,而且大有将来要彻底吞并该国,实现进一步天下大一统的趋势。
“早先在出现皇商制度之前,我就力劝你们主张开海,不要再一个劲地大喊着祖制不能违背的名义要禁海!”
“结果你们不听,非寄希望陛下会因为内贼和外夷的各种阴谋诡计而退缩,而放弃严加禁海,以为这样一来,我们沿海大户就可以继续独吞海贸之利。”
“可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不但许多公卿开始继续支持禁海,连王震泽、谢余姚都力主禁海!”
林俊为此,在散朝后,特地将一干与自己走得近的闽地官员叫到跟前,训饬起来。
这些闽地官员,皆是沿海大户出身。
他们现在也都丧气。
林俊训饬他们,他们也只是低着头,乖乖听训。
因为他们自己也很懊恼。
尤其是在知道如今倭国大名愿意以十倍高价买大明的火器后。
他们当中不少人也就不由得暗想,这火器买卖要是继续由我们沿海大户来走私多好!
但他们现在也只能想想,同时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廷会因此赚取越来越多的海贸收入。
“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已经呼吁开海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