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是有从章拯的密奏里知道,有握有军事武装的势豪之家,也就是军事地主,有因为军户改革要起兵造反的心思。
而且,他也在决定军户改革前,就预料过会有战乱发生。
他记得,在正德年间,刘瑾清查边镇军屯,侵犯了军事地主的利益,就也发生过这种事。
虽然,朱厚熜在这么做之前,给足了边镇官兵军饷。
甚至,他还把那几个要借月粮折色之机降低边军收益的官员,都撤职拿问,而维持了较高的军饷待遇。
但他现在这样做到底也侵犯了军事大地主的利益,是在杜绝军事大地主对军户的奴役,自然很可能会引起极端者叛变。
不过,朱厚熜没有因此就选择退缩,而是坚持强势推行。
这主要是因为他认为,提高军户地位的这一步棋必须走!
他不能因为怕得罪军事地主,怕他们造反就不敢走这一步!
没有代价,他要这样做,有代价,他也要这样做!
因为提高军户地位、重振军事贵族,是他彻底让大明走上对外进取轨道的关键一步。
他不能再让大明继续走“守内虚外”的老路。
普通军户不能成为维系大明表面太平的牺牲品。
所以,朱厚熜没有因为担心会造成动乱退缩。
即便他在嘉靖六年的冬月,知道江西有大股叛军举着“清君侧”的名义出现后,他也没有特别紧张会慌乱。
他反而还松了一口气。
因为他总算知道,哪里的军事地主先按捺不住了。
在这之前,他因为无法确定具体是哪里的军事地主会因为军改叛乱,而不好提前派大军去。
毕竟,派大军去征讨,是很费钱的。
所以,大军不能随便动,得到真确定要平叛的坐标在哪里后,才能不惜一切代价的去平叛,而不再计较钱粮的花销。
如今,他自然是不用担心无法确定平叛坐标的事了。
“果然是南方先有叛乱!”
朱厚熜在杨一清等御书房大臣面前,也只是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和御书房大臣们都分析后认为,这种有着解放底层军户性质的改革,更容易让叛乱先出现在南方。
而且不只是他和御书房的大臣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