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使用,如果是集中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里,依旧不能达到朱厚熜的目的。
朱厚熜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更好的制度和方法,让将来大量流回国内的白银,能像长江黄河流动在神州大地、灌溉了大量耕地,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受其恩惠一样,也在神州大地流动起来,为各个阶层尤其是广大劳苦大众带来福祉。
朱厚熜能想到的办法之一,就是继续策动一些胆子大、愿意让利于民的勋贵外戚乃至宗室和忠心可靠的帝党致仕文臣,去开钱庄,让他们从内帑和国帑贷款去放低息贷。
而朱厚熜没打算让官府去开官办钱庄放贷。
原因自然是北宋的“青苗贷”已经说明,官府要是直接负责放贷,会导致官员为牟利强制性摊派指标,强迫地方百姓借贷。
而只让不直接掌权的勋戚与宗室、致仕文臣去开钱庄,就可以与官僚集团互相制衡,因为官员们可以监督这些人有没有按照朝廷要求低息放款。
当然,不排除这些人会和官员们勾结,一起对抗朝廷意志、坑害百姓,但官员任命毕竟是流官制,又有不在本籍为官的制度,所以,造成勾结的难度会很大,即便有勾结影响也有限。
除非皇帝自己摆烂纵容。
在朱厚熜放更多银元去民间流动时,朝中大臣们还在为张鹤龄遇害这事议论纷纷而产生各种遐想。
这日,在朝会上,大理寺左丞任维贤还主动奏道:“陛下,寿宁侯在杭州遇害,臣请下旨着浙江有司严查,以彰法纪。”
说毕。
低垂着头的任维贤就嘴角微扬,暗中讥笑。
朝中一些同任维贤一样,不满张鹤龄在地方放低息贷夺南方缙绅大户利的官员,如文选司郎中王学夔,也在朝班里暗笑,把嘴微微歪了起来。
而帝党张璁、席书、熊浃等注意到了这些人的得意之色,一时不禁愤然。
熊浃正要出列,请照河南等地钦差遇害案之例,惩治浙江地方,朱厚熜就开口道:
“寿宁侯没有遇害,朕已收到锦衣卫奏报,被杀者乃假扮寿宁侯锦衣卫,当地锦衣卫朱五等也是担心寿宁侯安全,所以征询得寿宁侯的同意,一直由锦衣卫假扮他与南方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