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容禀,以臣愚见,抚按和外官不可能真愿意让朝廷去查亏空,乃至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让朝廷知道他们亏空严重。”
“他们现在不得不如实奏报,可能不只是他们的原因,当是地方缙绅大户对朝廷不满,在拒绝配合他们补足禄米!”
锐意于内政改革的御书房大臣张璁,这时主动奏禀道。
朱厚熜颔首:“没错,地方缙绅大户这是嫌朕推行吏制改革太慢了!”
“召吏部尚书赵璜来御书房见朕!”
此时。
京师朝臣们,正为嘉靖下旨大肆抓捕和钦差遇害一案有关的人,甚至处置一个地方的士民而惊骇不已。
所以,当吏部的官员知道天子突然要召见天官赵璜时,吏部右侍郎董玘主动向赵璜拱手作揖:
“陛下因钦差遇害,大肆牵连无辜官绅儒生,还请公此去御前为天下无辜官绅儒生说情!”
“自然会的,放心!”
赵璜说后就来了御书房。
朱厚熜在他来到御书房后,就问道:“好几个钦差遇害的事,你可听说了?”
“臣已听闻,臣不胜惊骇!”
“这件事你怎么看!”
赵璜道:“陛下圣明!但臣认为陛下过于仁慈!”
“朕怎么过于仁慈了?”
“陛下不应只是限制其举业,当对事发之地的官绅停免役之恩!且将来,清田的话,还应该先去他们那里清田!”
赵璜回道。
朱厚熜听后点了点头:“有理!”
“照大冢宰的意思,增补一道谕旨。”
朱厚熜因而吩咐道。
“是!”
接着。
朱厚熜就对赵璜说道:“但无论是清田,还是眼下要做的查亏空之事,都需要人去做。”
“朕已经下旨,要逮拿这些阻挠宗室改革地方的主官,那新的主官就得赶紧任命!”
“主官任命倒是不难,中外有的是等着升迁上去的官员。”
“专查亏空的钦差也不难,朕昔日带来的那二十万流民中有不少孤儿。”
“另外,朕也选了不少阵亡官将的遗孤,将他们都放在兴明书院培养了许久,不少就专精财会之事,六年过去后,当年十来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