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一个字都没说出口。
楚青深深地看了陈不语一眼,对他总是不免另眼相待。
不仅仅是因为他和莫独行总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也因为这人有一些很吸引人的特质。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转眼之间一行人就到了山门之前。
一位位太恒门弟子已经于山门前列道,关长英站在台阶之上,一身白衣,腰间悬剑,身形挺拔,卓尔不凡。
楚青等人身为客人,则站在一侧,偷眼围观。
只是这悟道等人,却迟迟不来。
而在剑城另外一侧,一群和尚正穿街过市。
就见当先是八个露着半边肩膀的武僧,一个个四棱子起筋线,胸前挂着诺大的佛珠,行动之间龙行虎步,威武非常。
再往后,则是四位沙弥,手中还提着篮。
篮之中装满了瓣,也不知道这隆冬时节,是从何处觅得。
在沙弥后面,便是一顶莲台软轿,轻纱遮挡四方,阻隔视线。
但隐隐约约之间,可见当中坐着一个和尚,头戴毗卢帽,身披袈裟,他端坐莲台之上,诵经之声不绝于耳,沿路走过传入众多百姓耳中。
引得剑城百姓,纷纷对其侧目。
再往后,则是同行的其他金刚门内弟子。
走在最后的,还是八位武僧……一前一后,呈拱卫之态。
忽然,一个面容枯槁的老僧,缓步来到了软轿一旁,轻声开口:
“时辰好似有点耽搁了……要不要再快一点?”
“让他们等着就是。”软轿之中的诵经之声停了下来,细微的声音落入老僧耳中:
“一个授剑大典,引得你我同来,太恒门上下同感大恩,稍微等上一等,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那老僧闻言沉默了一下,又说道:
“灵心始终未归,老衲心中总有些不好的预感。”
“嗯……”
悟道似乎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早有传闻,悟蝉死在了那位狂刀公子手里。
“如今,灵心归来与否,都已经不再重要。就算是慧寂师叔发现了什么,待等此间事了,我亲自去一趟梵惊城取了他的性命就是。
“昔年之事终究会归隐于尘埃之下,师公(注1),你也放宽心,莫要将自己困于方寸之地……否则,莫说难有成就,自身武功也会如同逆水行舟……”
“但有一节,你切莫忘了。”
行止禅师冷笑一声:
“沈居客的寿宴之上,那位狂刀公子曾言,悟蝉跟他细数平生……难说当年之事,这位三公子究竟知不知道?”
悟道半晌不言,良久之后放才开口说道:
“此事是真是假,尚且两说。需得知道,当日那狂刀公子本就是冲着沈居客去的……
“他嘴里说的关于悟蝉那些话,可未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