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王殿下快看,那一定是天王陛下的御舟,好大一条,还被一艘小火轮拖着的!后面还有上百条木船,怎么都能装下一万人吧?这下可好了,咱们的兵力那多了不少了.”
江北,扬州府的宝应县城墙上,东王杨秀清那便宜兄弟杨辅清,跟发现新大陆似的,指着运河上一长串像条大长虫般逶迤向北的木船中的一艘,扯着嗓子兴奋大喊。
宝应县这地儿,在扬州府最北边,出了县城往北走上二十里,就到淮安县的平桥镇了。清军的先头部队,这会儿正驻扎在平桥镇而且已经结好了硬寨,很不好打。而平桥镇再往北的淮安府城,那可是清军主力的集结地,咸丰皇帝的行在就在淮安!
这回咸丰的御驾亲征可是玩真的!
咸丰这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意图再明显不过,就想沿着大运河一路往南“横推”,趁着太平军主力散在各处的机会,打杨秀清一个兵临城下,想迫使杨秀清拿那点劣势兵力跟他打一场大会战。
杨秀清这边呢,为了多凑点兵力,那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可他的地盘就那么大,人口也就几百万。虽说靠着分田分地拉了些基层政权帮忙凑人头,但那些临时拉来的民兵,战斗力并不怎么靠谱,就只能守守城、看看后勤,真要拉出去打野战,那可够呛。所以杨秀清手头能用来跟咸丰硬刚的兵力,也就他中军的三个师,拢共大概四万人,明显处于劣势。
还有个事儿挺糟心,“国会山事变”把杨秀清的“神降”能力给剥夺了,现在他想跳大神“代上帝言”来鼓舞军心,可就有点悬了。他要是硬来,底下那帮人还会不会像以前那样傻乎乎地相信,估计连他自己心里都没底。
再看咸丰那边,简直是“学太之长以制太”,拉了一帮神神叨叨跳大神的,各路“神仙”都凑一块儿了。还搞了个山寨太平道的名教,找了一堆能说会道的秀才在队伍里“讲保清灭洋”的大道理!对,就是灭洋!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在名教儒生看来就是洋教!
这么一番折腾之下,还真把清军低迷的士气给提起来了一些。
没办法,杨秀清只能先守住宝应,挡住清军的进攻,等洪秀全北上,再瞅准机会打击清军。要是洪秀全能从天京拉点部队过来,那可就太好了;就算没部队,他这个上帝次子到了,怎么着也能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