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雀国众王公大臣口中,大秦成了一明明远不如他们强大,却很狂妄的蛮夷之邦。
这不是他们蠢,想不到大秦可能很强,而是他们自认为强大了太久,在这片地区久无敌手,已经养成了自己是天朝上国的想法。
在他们眼中,不会再有比他们孔雀国更强之国,同等强的也不会有,就算有,只要事实没有直接摆在他们面前,也不会想承认。
就好像在我大清那会儿,你要给它们说在西方亦有文明,亦有强国,在日后可能会发展超过大清,对大清产生威胁。
我大清的君臣不仅不会听,反而会傲慢地不以为然,嘲讽讥笑于你:西方蛮夷之地,有何文明,有何强国,再强能强过我大清?
我大清乃天朝上国,中央繁盛之地,文礼昌盛之所,西方蛮夷异邦,居蛮荒之土,即便给他们百年发展时间,也不可能超过我大清!
西方那都是些蛮夷异族,居住在荒凉的地方,物产不丰富,人口也不多,他们也没有孔孟朱子这等圣贤,不读圣贤书,更不会用圣贤的道理治国,能发展赶上我大清?
孔雀国王公大臣的心理和我大清君臣心理一样,在他们看来,大秦就一蛮夷异邦,咋可能和他们孔雀国一样强大优秀?
既是觉得不可能,也是不想承认。
这种情况,不被狠狠痛打一次,不会从梦里醒来,不会睁眼看世界,而在未经受痛打之前,很难扭转他们的心理。
就像某不知名的十全老人、盖章狂魔,其曾接见过英国使者,可英国使者给他介绍的世界地理和各种知识完全不感兴趣,反而恼怒西夷不知礼,不肯跪下来给他磕头。
面对英国使者提出的要求,十全老人驳回,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虽说英国使者所提条件没安好心,但十全老不死那句话中也体现了“吾乃天朝上国,尔乃小国蛮夷”的想法。
这不仅是十全老不死的想法,也是当时及之后我大清君臣的想法,直到被洋人和脚盆鸡抽打了一番。
听着其他王公大臣不断提出各种言论佐证秦国是蛮夷小国,几名想要说那秦国可能是一强国的王公大臣理智地管住了嘴。
就众王公大臣热切的分析大秦国是怎样一个蛮夷小国时,一王公突然想到一事:“那秦国国王派使者过来,依照惯例,我等也该派使者回访……”
这个问题吸引住了众人,一人道:“确实该派,到时定要问那秦国国王,他所派使者为何如此狂妄不懂礼?那治疟之药若真有效,还要让其将药方交出,其中药材如只有秦国有,便让其多多送于我等!”
其他人随即出声附和,仿佛已看到秦国国王在他们使者面前战战兢兢、惟恐惟惧、小心翼翼回答的场面。
那几名认为大秦国可能真是个强国的王公大臣在心中暗叹:这些人这样做,万一那秦国真的很强,岂不是要惹到一个大敌?
讥讽秦国是蛮夷小国,还能忍,但这种为国树敌之事,一人忍不住,当即道:“诸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