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姚直等人正在耽摩栗底游览,说是游览,其实是观察耽摩栗底情况,更了解此地,再通过此地了解孔雀国。
耽摩栗底一方当然不可能放任姚直等人随意游览,安排了人随同,这让姚直等人有些不乐意,有人随同的察访定会大打折扣,看不到这座城市真正的面貌。
但耽摩栗底一方的做法,姚直等人也不好反驳,他们毕竟是外邦人,不派人盯着,万一搞出事来咋办?
此时已是下午,温暖的阳光照耀城市,整座城懒洋洋的,街边的僧侣们还坐在布上一动不动,似乎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这样。
随同的人笑着向姚直等人解释,僧侣们在进行禅定,仿效佛当年在菩提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觉悟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成就大智慧。
姚直等人对这种行为很不喜欢,认为这些僧侣是在以此逃避耕种生产的辛苦,禅定悟道可以,但有种不要让民众给你们捐纳吃喝。
你们禅定悟道,却要让辛勤耕种的民众给你们吃给你们喝,这不妥妥的懒人闲汉,让别人供着?
这放在大秦,是触犯秦律,要被抓去服徭役的,更离谱的是,对这种明显不合理的行为,那些民众还甘心给僧侣们提供吃喝。
也对,没这帮民众供养,这些僧侣不可能如此悠闲地禅定悟道,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跑去找吃的去了。
对此,随同的人给出的解释是:僧侣们是在觉悟、是在参悟大智慧,一旦他们参悟出来,所有人都将受用,所以民众才供他们吃喝。
同时,民众现在向僧侣捐纳财货吃喝,也是为他们自己积攒功德,功德越多,福报越厚,将洗去生前罪孽,不受死后之苦,且还能将福泽留于来世,会得好报。
除僧侣们外,很多平民样的人也靠在墙边树下休憩,整座城给姚直等人一种很平和,但总觉得缺了什么。
很快,他们便想了起来,这座城缺乏昂扬向上的活力和斗志,看似平和宁静,实则宛如死水,城市的时光似乎被永驻此时。
没有太多暴力事件倒是一件好事,可没有活力和斗志就是坏事了,意味着他们不会再向前进,只会安居于此时此刻。
而且,这座城真的平和宁静?
姚直等人又察觉到了来时感到的那种目光,还是在墙角的阴影之处,一群瘦小黝黑的人在那远远看着他们,当发现姚直等人发现他们,看过去时,又迅速移开目光,躲入阴影。
姚直指向那些人躲藏的地方,问随同的人员:那些是什么人,他们为何在那盯着我们?
随同人员淡淡地扫了一眼,随后回答:他们是“达利特”,诸位是远道而来的贵客,不当与达利特接触。
这让姚直等人更加好奇,因为他们从摩叶上师那里学习孔雀国有关之事时,摩叶上师没告诉他们孔雀国还有叫“达利特”的一类人。
摩叶上师所说的种姓制度中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达利特是哪冒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