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他是真想留下来,本身在梁州也没什么好发展的。
李承乾无语道:“你在梁州都干了些什么,难道以为陛下不知道吗。”
“给你换了几个地方,都不得安宁,还不如让你在长安呆着,也好去祸害别人。”
这话是一点不客气,李元昌也不在乎。
打着哈哈道:“就是无聊,找些乐子罢了。”
“若能待在长安,我自不会那般。”
“倒是我这汉王不干了,你可得给我安排点好差事。”
李元昌想留在长安,那就只能是放弃王位,入大唐宗室,相当于自降身份才行。
李承乾道:“好差事,当然是好差事,我这东宫正好差个右内率。”
“要是陛下不给你安排,你就到我东宫来。”
李元昌哈哈大笑:“这感情好,干脆我就直接待你东宫得了,别的地哪有你这有意思。”
从王爷到正四品的右内率,这里头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
李元昌也不是傻。
只要紧跟太子,还怕日后没有权势?
况且他确实没几个朋友,最好的朋友便是自小长大的李承乾了。
——
普宁坊。
这里临近长安城开远门。
李勣的府邸便就在这里。
李治带着李义府赶来拜见。
听到晋王前来的消息,李勣亲自出府迎接。
“老师。”
李治远远瞧着,作揖行叉手礼,表示对李勣的尊敬。
“哪敢劳晋王如此。”
李勣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李治面前扶起。
“在茂师面前,我便是弟子。”
“弟子见师,自当执礼。”
李勣很受感动,连忙招呼李治一行人入内。
而后拿出最好的顾渚紫笋茶招待。
“一年未见,晋王比之去年,又更加俊朗了些。”
“我在长安听说了关于晋王的事情,很多从晋州回来的官员,都在说晋王仁慈,公正。”
“陛下听说了晋王在晋州的事情,很是夸赞。”
“除了吴王,其他皇子中,当属晋王最让陛下欢心。”
李勣感叹道。
其实在他心里,哪怕是吴王李恪,也只是在权万纪的监督和劝谏下,才开始有所收敛,逐渐改变自身行为。
近两年权万纪又被调任到齐王李佑那边担任王府长史,现在的吴王李恪到底是怎样,谁还能说得清楚呢。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