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虽然不知道他具体是怎么想的,但是曹植知道,贾诩在大魏大部分的时候可能看上去不显山不露水的,但要论在曹操面前的影响力的话,贾诩绝对能够排到前三。
所以,无论如何,贾诩的支持,都是他必须要争取到的。
“太尉,你这是考虑好了?”
曹植用带着希望的眼神看向贾诩。
贾诩有些受不了曹植的炙热眼神,略微侧过头,“公子的意思是?”
“我觉得,我会比曹丕更适合登上大位。”曹植也没有绕弯子,直接开口。
贾诩一愣,他没想到曹植居然这么直接。
“公子……这……”贾诩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太尉不必急着开口……我知道,在你们眼中,曹丕才是帝位最明确的继承人,但是,他真的适合这个位置吗?”曹植拦住贾诩,开口说道。
贾诩没有说话。
立长还是立贤,这种事情真要论的话,都有各自的道理。
但是“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能带兵是贤。能写诗也是贤。
能听谏言是贤。圣明决断也是贤。
正因为贤的变数太多,导致不确定和不安定因素太多,才会有立长这种唯一性的立嗣规则出现。
“论文治,我自然不弱于他,论武功,我更是比他强上许多。”曹植眼中的不甘心,在这一刻,让贾诩看的有些心惊胆颤。
“他甚至被汉军生擒过两次!这种人,如何当得我大魏的帝皇!”
贾诩没有说话。
“我知道,父皇见多了骨肉相争,看多了立嗣夺权的弊端,故而坚持要立曹丕为帝。然,如今正当是风云变化之际,些许陈规旧制岂能不问缘由地直接传袭?”
曹植说着说着,有些激动地站起身。
“世人只道我大魏属地皆是富庶之地,人口也繁盛很多……然,实际情况当真如此吗?太尉应该不会不知道吧?”
贾诩沉默了。
他知道,曹植说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本身曹操在时,对于民间的剥削就相当严苛。
若是一直保持着战乱状态的话,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自从刘备带人入川之后,南面的发展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