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王复辟有功,以从龙功臣的身份一度深得高宗、孝宗信任,被称为“中兴之佐”。
张浚在南宋的地位很高,但其军事才能并不算强。
富平之战,张浚麾下的宋军将领有吴玠、吴璘、刘锜、刘锡、孙渥、赵哲、张忠、乔泽、张中彦、李彦琪等人,军师为刘子羽。
吴玠、吴璘兄弟是南宋七王,两人都是一时名将,吴玠是一流武将,吴璘是准一流武将,兄弟二人带兵守卫川蜀,阻挡了金军的兵锋。
刘锜,这位也是不得了的人物,在李乾看来,其军事才能不下于吴玠、吴璘兄弟。
早年在与西夏的作战中,刘锜多次获胜,西夏人畏之如虎,如张辽之于东吴。
刘锜参加了富平之战、仙人关之战,对女真骑兵的进攻模式了如指掌。
公元1137年,刘锜统管重建的三衙军及王彦所部“八字军”,将其整编为六军十二将,共6000人。
公元1140年,刘锜帅20000八字军,与金兀术亲自率领的10余万金军主力决战,大破拐子马、铁浮屠,史称“顺昌大捷”。
公元1141年,刘锜汇合杨沂中、王德等南宋将领,在柘皋再度大破十万金军。南宋初年,岳飞、吴玠、吴璘、韩世忠、刘锜等一众宋军将领在战火中成长起来,他们的部队战斗力已经不逊色于金军多少。
如果不是皇帝担心这些武将功高震主,北伐未必不成。
刘锡,为名将刘锜之兄。
孙渥、赵哲、张忠、乔泽、张中彦、李彦琪等武将的名声不显,三流武将居多。
军师刘子羽,少年随父驻防浙东,攻读兵书。金兵南侵,父子死守真定,击退金兵,立下功劳。张浚出任川陕宣抚制置使,请刘子羽参议军事。富平之战失败,刘子羽帮助吴玠在大散关击退金军,稳定局势。后来因为力主抗金,晚年受主和派秦桧打击排挤,含恨去世。
此战宋军军师刘子羽的谋略不差,张浚在川陕三年,训练新兵,以刘子羽为上宾,任赵开为都转运使,吴玠为大将。刘子羽开善理财,而吴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