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过去看看你二哥,晌午留在家里吃午膳吧?我让厨房去准备我宝贝儿爱吃的菜。”
程氏对于女儿的爱从不吝啬,都是大方炙热,怎么亲近怎么来。
江窈笑得眉眼弯弯,“好,都听娘的。”
她带着珍珠过去二哥的院子。
看着江窈欢欢喜喜出了院子。
江父跟程氏心里头又欣慰又难受。
她们知道,闺女肯定是在裴家发生了些事情。
但是闺女想通了,现在还亲近他们,那就好。
程氏叹口气,对着丈夫说,“那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在定国公府偏院里第一个带头说起窈窈闲话来,笃定里面的人是窈窈。”
她们说的是自己亲生女儿沈元芜。
听到妻子提起亲生女儿,江父也忍不住皱眉。
自己亲生骨肉,如何能不疼。
一开始,他们也是抱着很大感情和希望见沈元芜。
两人都是做生意的,走南闯北见识过太多太多人。
只是第一眼,就从那个孩子身上感受到对他们浓浓的嫌弃。
每回来江家,坐着凳子都有点不沾屁股。
每回带着随便准备的一点礼上门,不到半柱香就要离开。
简直搞得跟江家是什么很脏的地方一样。
但是想着毕竟前面十几年也没有养过她。
她们就不强求,感情都是慢慢相处来的。
所以每次沈元芜来,她们都还是很舍得,一直很大方给银票,希望能用银钱来弥补这十几年的亏欠。
可沈元芜每次来,都还是差不多。
他们总觉得,那不像是他们夫妻能生出的孩子。
偏生当年又是真的抱错了。
江父叹口气,“罢了,不提她,窈窈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去给窈窈准备点好东西。”
程氏嗔了江父一眼,“行,那我先去厨房一趟。”
江窈出了爹娘的院子,过去二哥院子。
江家人口也简单。
江父只娶了程氏,一个妾室都没有。
程氏生了四个孩子。
老大江从弘已经娶妻生子,生的还是一对双胞胎,今年都已经五岁了,可爱得很。
老二江从行今年二十,跟裴沐争年纪相当。
江从行文采了得,当初十二岁就考上秀才。
也是那时候,她们全家搬来京都。
京都最出名的书院,仅是看过二哥一篇文章,便要破格让他进宁德书院。
可惜的是,在搬来京都两年后,江从行出了一桩祸事。
为救一个少女,被路上突然发疯的马车压断双腿。
至此,即便江从行没有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