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纯外资还能留在智云供应链里的海外企业,已经比较少了,而且也拿不到大头的份额。
在宁城看过了华星科技的屏幕工厂后,徐申学的专机再一次起飞,随后抵达了通城。
在这里,徐申学看到了当下最顶级的十二纳米工艺生产线,智云微电子旗下的第二厂里的十二纳米工艺生产线。
“我们的产线已经在六月初正式全面投产,全面投产后,除了必要的检修时间外,进入了7*24小时的生产模式,目前月产量能够达到五万片,足以初步满足S703芯片的需求!”
付正阳道:“此外我们的十二纳米产线,和第一代的十四纳米产线具有比较大的共同性,我们正在对第十七厂进行产线调整,调整后该厂也具备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即第十二纳米工艺的量产能力!”
“我们预计在今年年底之前,把十二纳米工艺的产能提升到每个月十五万片,满足集团旗下所有基于第一代十四纳米工艺以及第二代十四纳米工艺所设计的芯片生产需求!”
“目前我们已经接到的生产需求,有今年的新推出的X86芯片,也就是WZ6000/U系列,此外还有APO4500芯片,同时还有AI5000芯片的升级版AI5500,移动版独显APO4700U这几种!”
“此外我们的第一代十四纳米工艺,还承接了华威的十四纳米工艺芯片的生产任务,同时也有国内其他芯片设计企业的一些十四纳米工艺芯片。”
“我们的海外客户AMD也使用了我们的部分第一代十四纳米工艺产能!”
“目前,我们已经累计接到了超过五十种不同类型的芯片的生产订单,应用领域覆盖智能手机,智能终端,电脑,服务器以及汽车,网络设备等众多领域,其中大部分订单来自于我们集团内部,少部分订单来自于国内其他厂商,少量来源于海外厂商。”
“这些订单足以让我们每月二十万片的十四纳米工艺(十二纳米)的产能利用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同时按照我们的观察,十四纳米工艺的市场需求还在逐步提升当中,大量的芯片设计公司把先进一代的芯片的制程节点,都放在了十四纳米工艺这个节点。”
“我们预计十四纳米工业节点的市场还会进一步扩大,因此我们也正在扩充更多的十四纳米工艺的产能!”
“同时十八纳米工艺节点目前的需求量已经大幅度下降,这种第一代3D晶体管的工艺节点,因为过渡性质浓厚,因此除了我们的一些老产品还在生产外,已经很少有针对该工艺设计的芯片了,我们后续将会把十八纳米工艺的产能,全部升级到十四纳米工艺节点!”
“再加上新扩充的十四纳米工艺产能,我们预计在两年内,把十四纳米工艺节点的产能,提升到每月三十三万片!”
“而十四纳米工艺节点,也成为了我们微电子的主力营收,今年上半年为公司提供了大量的代工收入,其收入占据逻辑芯片代工收入的百分之四十。”(不含储存芯片)。
“此外二十八纳米工艺的市场需求也在持续的提升,尽管代工价格持续下降,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二十八纳米工艺的产能供应,但是市场需求量依旧持续增加,我们的二十八纳米工艺产能利用率依旧能够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我们还有一座二十八纳米工艺的工厂正在建设当中,预计明年初就能投产,该工厂虽然是二十八纳米工艺,但是我们采用了更先进的设备以及工艺,足以让这家工厂成为当代最顶级的二十八纳米工艺节点的晶圆厂,并搭配了车规级封装工厂,可以用于各类车规级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