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 第70章 论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第70章 论 “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同潜藏在冰层之下的暗流,悄然涌动,日益积聚。这种日积月累的民怨,仿佛一颗深埋的定时炸弹,最终为日后秦朝的速亡埋下了致命的隐患。而商鞅自己,也因变法触动了旧贵族的核心利益,又未能在复杂的政治局势中寻得周全的自保之法,落得个车裂身死的悲惨下场,实在是令人扼腕叹息。

    再看赤壁之战中的曹操,这位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北方后,踌躇满志,挥师南下,欲图一统天下。他的谋略、他的军队,在当时的华夏大地堪称无人能敌。赤壁战前,他精心筹备,调兵遣将,思虑不可谓不周全。然而,他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低估了长江天险的威力以及孙刘联军的决心与智慧。他错误地认为,凭借自己强大的兵力优势,即可轻易踏平江东。在战术上,他贸然采用连环战船之计,自以为能够解决士兵晕船之疾,却未曾料到这一决策为孙刘联军火攻提供了绝佳条件。最终,赤壁之战的熊熊烈火,将他的一统美梦烧得粉碎,曹操只能狼狈退回北方,元气大伤。

    由此可见,即便是智慧超群、名垂青史的圣人,仅仅因为一念之差、一处细微的疏漏,便致使其一生功绩与过错相互交织,难以厘清,这恰恰精准地验证了“必有一失”背后所蕴含的那份无奈与悲凉。

    反观愚人,他们或因天资鲁钝,在学习知识、领悟事理方面相较于旁人显得迟缓许多;又或囿于见识狭隘,终其一生被困于一方狭小天地,对外界的广阔天地知之甚少。在日常生活之中,他们常常会做出一些懵懂无知、令人忍俊不禁的举动,自然而然地沦为旁人眼中的笑柄。可当我们试着放下心中的偏见,俯身细细察探他们的生活轨迹时,却往往能够惊喜地发现,在这些看似愚笨之人的身边,其实隐藏着点点不易察觉的微光。

    有这样一个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意的小故事。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里,住着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夫,他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一生都与脚下的这片黄土地紧密相依,从未接触过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然而,岁月的磨砺赋予了他一种别样的智慧。凭借着多年来与土地朝夕相处、与天时变化默默磨合的丰富经验,他独自摸索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看云识天气、依节气种庄稼的土办法。

    村里那些刚刚走出校园、学了些书本上气象知识的年轻人,起初总是满怀着自信,试图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农事生产。可现实却常常给他们泼冷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才发现书本知识与田间地头的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每当遇到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或是拿捏不准播种时机的时候,这些年轻人不得不收起心中的骄傲,虚心地向老农夫请教。而老农夫呢,总是会带着憨厚的笑容,将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人,帮助他们确保农时无误,保障庄稼的茁壮成长。老农夫虽无圣人那般令人惊叹的才学,却在经年累月对农事的操心琢磨、反复实践中,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得”。这份看似平凡无奇的收获,不仅护佑着他一家老小的生计,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同时也为乡邻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成为村庄里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在艺术领域,类似的动人情景亦是屡见不鲜。许多从未接受过专业艺术训练、名不见经传的民间艺人,他们或许不懂那些晦涩难懂的艺术理论,也未曾踏入过高等艺术学府的神圣殿堂,只是单纯凭着对生活发自肺腑的热爱,以及对本民族文化那份深入骨髓的本能传承渴望,用自己布满老茧却灵巧无比的双手,创作出一件件饱含深情的民间工艺品。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我乃捉鬼大师你不努力我怎么当上海贼王?1986:我的普罗旺斯幸福生活仙化危机我的女秘养成游戏成真了?!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