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凯瑟克先是将自己与几大英资财团商定好的事情说了出来,随即道:“港督大人,不知道这一次,会有几个码头?”
戴麟趾道:“根据我们的调查,香港目前还需要2-3个码头,但考虑到未来香港工业的发展速度,所以这一次准备一次性推出4个码头的所属权,分别会由4个财团获得,任何一个财团不能获得另外三个中超过16%的股份。”
桑德士也在旁边解释道:“各位,这也是为了考虑到限制杨文东的合理方法,不然以他的财力,是真的有可能拿下这几个的。”
“这长兴集团的财力,难不成还能在我们几家之上?”安瑟尼有些不相信的问道。
桑德士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但很有可能现实比我想象的还要强,这些年来,整个香港出口份额中,长兴集团的各个产业快接近10%了,他们的利润率我不清楚,但不会低;而且几年前,长兴集团就开始在湾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甚至欧洲建厂,这外地的产能与利润情况,我们也不清楚;
再者,只是看长兴地产公司如今在香港的物业储备,加上长兴航运,以及之前长兴集团的数据,我估计,他的财力已经不低于怡和了。”
约翰凯瑟克听到这里很是不爽,可也没办法,人家是靠着出口海外起家的,这个领域本身也不是怡和擅长的,谁也想不到,在香港做工厂,居然能够做到这样的水平。
“好了,讨论这些没什么意义。”戴麟趾跟着说道:“既然杨文东也只能拿到1个码头,那你们就得拿3个,这样一来,香港的大部分码头利益还在我们手中;
但我现在的政策,也只能防得住杨文东,如果有其他华资参与进来,我就没办法说什么了。”
港府在明面上必须要保持华英双方公平,要是敢出什么政策直接给英资好处,那绝对吃不了兜着走;因此,在政策上适当提携是没问题的,但能做的也不多。
约翰点点头道:“港督先生,如果其他华资我们还竞争不过,那我们也输得无话可说。”
其他英国鬼佬也比较认可,杨文东那是一个特例,虽然是竞争对手,但实际上这里的很多人对于这位白手起家的华人也是有一点敬佩的,如果这位是英国人在英国这样创业,恐怕早就被大英帝国捧成全球级别的创业英雄、甚至是英国经济的代表人物了。
倒是桑德士眉头紧皱,他觉得这个政策未必那么完美。
数天后,港府正式宣布了即将推出4个货柜码头,并准备在3个月后拍卖其经营权,政策是.杨文东自然也很快知晓了这件事,当看完政策之后,他便知道,这明显是为了保护英资利益了。
郑志杰也是聪明人,说道:“杨生,港府这是明显怕我们资金雄厚,拿下所有码头啊。”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个政策的确还行,至少我也不好说什么。”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港府公开的名义是为了防止出现垄断,保护香港市民、工厂主的权益,这种大是大非的理由,杨文东也不好说什么;毕竟,他本身也是想垄断的港口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