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因此还是希望能够劝服的好。
杨文东这道:“这可不一定,现在香港的局面,我很怀疑有多少英资愿意帮助一个亏损多年的黄埔集团?还是说汇丰要参与进来,这可就违法了吧?”
黄埔集团的问题不在于今天,而是几年前在与太古码头以及九龙仓码头竞争的过程中,就一直竞争不过,虽然得益于香港高速发展的出口及贸易需求,导致没有出现亏损但也只是没有出现亏损,明眼人都看来不行了。
且全球开始货柜码头化,这种码头投入的成本非常高昂,黄埔集团现在的样子,有没有机会参与还不好说,一旦错过了,那就是雪崩似的没落,加上今年的经济危机,这种时候谁敢投入重资本进去啊。
也就是杨文东这个穿越者,知道未来的变化、地产市场给黄埔旧码头带来的巨大利润、以及自己本身对于码头技术人员的需求,所以才敢冲上去当然,也有拿着这个最差的码头来试探一下英资及港府的意思。
沈弼则道:“汇丰是不能参与,但这件事,杨生应该明白里面的了利害关系,大的英资财团是不会放弃的,我知道杨生的财力不输于他们,但就为了一个黄埔集团,伤的两败俱伤,也不划算,而且你本身的股份也才16%,这个比例完全不占优势,只要黄埔找来几个帮手,就能轻松稀释掉你的股份,到时候恐怕连董事席位都没了。”
汇丰是准央行,在享受这个好处的时候也被限制了不能直接参与香港的非金融业投资,不能参与地产、购买其他公司股票等等等等,所以这种事不能由汇丰来做。
但要是找到几个愿意支持黄埔的,再给贷款,那现如今占着小股权的杨文东,必然没有丝毫胜算,黄埔集团来一次定向增股,就能破了稀释所有人的股票。
“那你们的提议是什么?”杨文东又问道。
跟金门建筑不一样,黄埔集团的股份过于集中,导致他前期没办法收购足够多的股票,这点股票如果真的上台发起收购战,那输的可能性很大;虽然不惧英资,但要打就打有把握的,就像金门的收购算是不战屈人之兵了。
沈弼道:“杨生可以保留黄埔集团的股份,成为大股东,享受股票分红;但放弃董事投票权,以后也不得再购买黄埔的股票;金门集团那边,就以你与金门管理层的约定即可。”
“沈弼,狮子大开口也要有个底线,张的太大了,只会让人失去谈判的兴趣。”杨文东淡定说道。
沈弼则道:“那杨生是什么要求?”
“你们想让我放弃继续对黄埔的增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