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能够发展这么快,也是有原因的。
只是可惜,香港那边,港英政府一切不作为,只是被动的等着外资投资,要不然这些机会也轮不到新加坡了,政策差不多的情况下,外资肯定选择有基础的香港。
李局长接着说道:“任何产业,都是集中在一起,规模优势会更大,在这方面,我新加坡未来的成绩绝对会在亚洲靠前。”
“那这样,我会让我旗下荣耀电子的团队来新加坡走访一次,看看投资什么合适。”杨文东最终同意说道。
让荣耀电子来新加坡,囤地什么的是次要的,借助新加坡在电子产业的发展来发展自己,更重要,特别是技术层面、人才层面等等,未来的荣耀电子在这些方面必然很缺,反而是那些大公司奇缺的各种创意、未来发展方向,作为穿越者的杨文东可是丝毫不担心的。
但高技术领域,光有创意没有,得有匹配的技术才行。
“那就好。”李局长笑着说道。
杨文东又道:“李生,既然新加坡这么重视电子产业,我有个建议,在新加坡的大学之中,也要多增加一些电子产业的学科,有了足够的本土人才,才可能发展这个产业,硅谷能够成功,最大的功劳其实就是斯坦福大学了。”
“有道理,这方面我也会重视的。”李局长听完后若有所思。
“那就好。”杨文东点点头。
香港那边,他也已经尽力劝说港府增加大学电子系的招生数量,只是毕竟只是一个城市,且以往香港也不重视电子产业,这就有了上限;隔壁湾湾倒是很重视,也有很多人才,只是双方的关系也使得他只能少数挖人,真挖的太狠,被找上门就不太好了,因此,如果新加坡这边重视电子产业,培养足够华人,那对自己也有好处,挖到香港或者自己就在新加坡建研发中心、生产基地都不是问题。
与新加坡政府协商后,杨文东便来到了刚刚开业的长兴广场内,走了一圈之后,问道:“老郑,这里面的商家,跟香港那边的差不多吧?”
“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国际品牌服装。”郑志杰回道:“饮食这一块,我们倒是没有找香港那边的,不过都是华人,很多口味什么的也差不多。”
“行,以后跟这些品牌打好关系,未来我们进军其他地方,建广场,也是需要与他们再度合作。”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在新加坡经营的过程中也要多学习,我们以后扩张的位置也就只能是东南亚了。”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