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华大厦”四个大字,整个楼身还是比较新的,但似乎也有了一些岁月痕迹了。
当车队到来的时候,大厦门口已经有熟人在等待。
“杨生,你好。”当杨文东出来的时候,长兴传媒的秦志业连忙上前招呼。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几个杨文东的熟人。
“老秦、老张”杨文东也对着这些早期创业的熟人一个一个的示意,然后目光放在了一个30岁年轻人身上:“熊生,好久不见了,听说你又生了一个儿子?”
此人正是古龙熊耀华,早年被杨文东邀请来到香港,因为给了稳定的收益、相对不错的居住环境,因此也就在香港定居成家了。
熊耀华笑说道:“对,多了一个儿子,可就得再给他买一套房子啊。”
“哈哈,没事,如今香港影视行业开始发展,你的,改编费不低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前世古龙的就那几部经典的被改成了电视剧,其他的都因为古龙去世太早导致的版权问题,无法拍摄,颇为可惜.,直到21世纪才逐步缓解,比较出名的周易影视也是雄心勃勃想要拍七种武器,可惜拍完孔雀翎后公司倒闭了.
虽说古龙在一些格局上比不过金镛的“为国为民”,可其内容也是非常精彩的,特别是很多破案的内容,拍成电影很方便。
熊耀华又说道:“这也要多谢杨生了。”
早年是杨文东将他请来香港并给了一份稳定收入的,要不然他也不能安心写书;且如今香港影视行业的发展,他的收入也大涨,至少一半功劳归杨文东,虽说人家也不是为了他,但感激之心还是有的。
“不客气,你很有文才,这也是你应得的。”杨文东说道。
有才的人,就应该获得对应的收入,能够写出让几千万乃至上亿人喜爱看的,对社会的贡献比一些资本家要强,这种人不发财谁发财?
随后,杨文东来到了12层的顶楼,站在窗台,看向远处。
苏依依端了一杯咖啡过来,问道:‘看什么呢?’
“我在看这里的风景.”杨文东接过咖啡后,说道:“港华大厦还是我们在港岛的第一栋物业,当年站在这里,前面的建筑跟现在还是不一样啊。”
苏依依则说道:“正常,这几年可不仅仅是我们发达了,整个香港都发达了很多,前几个月我还去了寮屋一次,结果很多人都走了,港府都在开始拆房子了,只有极少数人,还住在那里。”
“嗯这几年经济发展的确不错。”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从58年他穿越到如今64年,已经6年了,这6年也是香港经济发展极快的几年,平均gdp涨幅能够达到15%左右,比改开之后的内地还要增长快的多;
另外房价涨了3倍以上,人们的虚拟财产有钱了也会消费,制造业与贸易发展迅速,这些带动了大量就业,将寮屋里的闲散人力,都吸引了过去。
当然这可能也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