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了。
资源的浪费,就是因为政客之间的利益,但谁都是无能为力。
“好。”赵立明与林浩宇答应说道。
2月2日,杨文东接到了港府秘书处来的电话,港督想要见一面,也没说什么事。
这让杨文东有些好奇,随后第二天,便来到了港督府。
“港督先生,您好。”杨文东礼貌的说道。
柏立基笑说道:“杨生,你好,请坐。”
“多谢。”
二人坐下后,随意闲聊一番,讲的也是香港经济或者干旱的问题,助理也在这个时候送上咖啡。
待只剩下二人后,柏立基说道:“杨生,之前你与我说的在香港安装无线电视台,港府内部已经通过了流程,过段时间就要公布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杨文东心中大喜。
他的传媒事业,乃至文化事业难以发展,就是因为香港没有电视台,或者说,没有一个有足够用户的电视台。
丽的电视台(后来的亚洲卫视)采用的是有线模式,适合早期有钱人较少的香港,但到了60年代就有点不符合需求了。
如果有了一个无线电视台,那不仅仅香港民众可以看到更多的节目,自己这边也可以将各种文化节目、或者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班上银屏。
在香港获得多大回报是次要的,主要就是有个平台可以将节目做出来,那就可以出口海外了,从而为自己的文化产业出海,打好第一炮。
柏立基回应说道:“大概再过一周就会对外公布,我这边算是提前告诉你,你可不要传出去。”
“没问题,多谢港督先生。”杨文东承诺答应道。
如今这位港督,与自己的关系算是不错了,估计一个也是因为自己在港英政府看来也算是有能力的人,值得拉拢;二个就是博物馆的事了,让一位港督名留青史,谁不乐意啊?“不客气,杨生对我以及港府的帮助也很大。”柏立基笑说道:“不过,这个电视台牌照,不会因为是你提出来的就直接给你,这不符合规矩;
待公布后,港府会进行公开招标,到时候,你这边也只能与其他财团一起参与竞争了,能不能拿下,就得看你自己了。”
“明白。”杨文东点点头。
港府也自然希望利益最大化,除非实在是特殊情况,才可能直接将一个项目交付给一个人。
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