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实在不行,做最简单的囤优质地皮与优质物业,也是不错的选择,虽然后面几年地产市场还不到超级大爆发的阶段,但也因为如此,很多未来的黄金地皮,在这个时代还可能只是荒郊野岭,价格非常便宜!……
当杨文东的黄包车将他拉到新厂房的时候,又一次看到了周显龙,正在指挥着叉车在卸设备。
杨文东也没有再多看这个过程,而是走向了新工厂内部。
“东哥。”赵立明在里面走了出来,正好碰到了准备进去的杨文东。
杨文东奇怪问:“你怎么在这?老厂房不是都给你做粘鼠板了吗?”
未来的规划是这里的新厂房用来生产便利贴,纯粹依靠手工的粘鼠板就放在之前工厂里,后者也就是归赵立明管理,顺便还能在寮屋那边招聘。
赵立明笑道:“我那边都是依赖人工的,东盛来的小挤出设备到了后,工厂效率也高了,我的工作也轻松了,有时间就来这里看看了。”
“噢,东盛那边还真的有两把刷子!”杨文东笑了笑。
这东盛还真的替自己解决了很多问题,不然设备不能本土化生产,他向日本公司订货效率肯定慢,而且还贵。
连粘鼠板的生产,他们都能以专业的意见帮一把。
不过,好处当然也是有的,杨文东的这么多设备,也能让他们赚上不少了,未来只会更多…
赵立明又问道:“东哥,听老周说,现在这样的生产模式,只能满足短期,以后肯定还是不够的,他们可能还要寻找更大的厂房那这里这个厂房,以后可能会给我生产粘鼠板?”
杨文东想了想,也觉得是可能的,于是道:“这还真有可能。”
未来的计划也只能是短期的,因为一旦产能上升,大概率现有的厂房就不够了,不管是便利贴还是粘鼠板。
没办法,任何爆款商品出现的前一年甚至前几年,都会有产能不足的问题,那就必须不停的增加新工厂。
就算是几十年后的苹果帝国,加上富士康这样的专业代工厂,也花了数年时间才解决了苹果手机的产能问题,但每次更新换代又或者iPad出现的时候就又不够生产了。
除非现在很有钱,然后一次性建一个超大型的工厂,但这样的投资,就算有钱目前也行不通,因为缺人,大量的熟练工是产品质量的核心,不然急速扩产出了质量问题,那后果会更麻烦。
只有一步一步的来,等到手中资金充足了,那就可以筹备属于自己的稳定、长期的厂房了。
当然,这个前提是产品没有新的了,如果再让杨文东想到后世的爆款产品,且符合这个时代需求的,那必然还会面临现在这样的问题,甚至可能会更严重“哈哈,那可就太好了。”赵立明笑了笑,说道:“就是这里离寮屋有点远了,弟兄们上下班的路就远了。”
杨文东想了想,笑说:“没事,以后也可以在寮屋附近找地方建厂房,这个以后再说。”
虽然从市场潜力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