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父皇欲报国而无门嘛。
但前世的刘禅,其实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他只是仅仅觉得自己的父皇不容易而已。
可是,到了大宋之后,他才突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因为,大宋有科举。
无论你是什么出身,只要你能通过科举,那就一朝登堂入室。
如果能力足够强的话,一介草民的儿子,也不是不能封侯拜相。
这在大汉,是压根儿不敢想象的事情。
当时他就觉得,研究出来科举的这个人,真是个天才。
如果有一天他真能回到大汉的话,一定也要在大汉搞一个科举出来。
但是后来,随着对科举的了解越来越多,他才意识到,想在大汉推行科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因为,大汉没那么多的读书人。
或者说,大汉的读书人,全是世家子弟。
自己就算强行推动科举,参加科举的人,还是全部来自于世家。
想到这个,他便慢慢息了这个心思。
不过,他也不算完全绝望。
毕竟,他要真能回到大汉的话,大汉有相父啊。
这么好的制度,相父一定会很感兴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