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京都中人的事情,他们为的只是单纯的道统之争!
甚至这些儒家的弟子中,有几位还是陈氏子弟。
但他们却依旧来了。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那四个字。
“道统之争”。
只是他们几个来的目的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是抱着一定要打败陈煜的目的来的,而他们则是抱着打得过就说明陈煜的学问还没到家,打不过就说明自己真的不行,也好给陈煜垫一垫名声的目的来的。
众人见礼,而后便席地而坐,坐在这大街之上,开始了属于他们的辩驳。
日头高高的照耀着这里,众人的身上全都出现了一身的汗水,陈煜坐在那里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引用诸子百家先贤的道理与这几位儒家先贤辩驳。
最先坚持不住的是除了孟、荀、颜三位之外的其他人,他们败退之后陈煜也没有追着不放,反而是尽全力的对付着孟、荀、颜三人。
说到最后,陈煜几乎是站了起来,一手指着天,一手指着地,神色漠然而又充斥着独属于陈氏的傲慢。
“就如同这天,就如同这地,就如这人。”
“难道孔子不说这天,这天便不存在了么?难道孟子不说这地,这地便不存在了么?难道荀子不说这人,这人便不存在了么?”
“不。”
“如同荀子所说的,天不以桀纣而亡,不以尧舜而存一样,这天地之间的“科学”之理也不会因为你们几个人的反驳而不存在。”
“正如当年的政治家取代了儒家的地位一样,就如同当年的荀子取代了其余的儒家大儒们一样,就如同当年的儒学因为想要存在,所以听从了属于“董仲舒”的改造,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名家五行家等诸多流派的思想一样,凡存在皆有道理。”
“凡要用,皆为有用。”
“这便是求实的思想啊。”
陈煜说完了这些之后,看着坐在那里,已然沉默了许久的孟节三人开口询问道:“难道三位不是这样子认为的么?”
“难道三位觉着,解决一件事情,可以不去使用能够解决他的办法么?”
“难道诸位觉着开一把锁不需要用他配对的钥匙吗?”
“若你们觉着应当,那你们已然是“求实”思想的践行者啊!”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