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李渊甚至不敢刺激沈法兴,因为害怕沈法兴带着军队直接投奔李世民。
于是,这场战争便僵持了下来。
承统三年,十月。
长江之策沈法兴神色淡漠的坐在军帐当中,神色平和而又冷漠。
他并不想打这场必定会输掉的战争——他军中许多的文书主簿全都是陈氏门生,如今陈氏直接旗帜分明的站在了李世民的旁边,天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突然捅自己一刀。
而且,他并不觉着自己能打得过陈临安。
打也打不过,玩也玩不过,甚至他自己也不是很想打,那只能拖着了。
“将军——”
大帐外急匆匆的走进来了一个人,脸上带着些许惊骇之色:“长江之上有一叶扁舟缓缓而来,其上只有一个人,那人身着斗笠瞧不出模样,只是喊着要见您,说是来履行故友之间约定的。”
这士卒抬起头,看着沈法兴,有些犹豫:“属下等不敢轻举妄动,还请将军示下!”
沈法兴看着这士卒,忽而叹了口气。
他站了起来:“走吧,让本将看一看是谁这么大胆。”
实际上,从这士卒说出来“故友之约”的时候,沈法兴就猜到了是谁,这么喜欢装、又和他称得上是故友、又在李世民阵营当中的人屈指可数——或者说也就是那一个而已。
那士卒连忙点头,带着沈法兴便朝着江畔走去。
江畔之前,沈法兴回归头看了一眼连绵的军帐,缓缓的叹了口气,他猝不及防的看着面前的士卒问道:“你愿意打这一仗么?”
那小卒支支吾吾的,但却并不敢回答。
而这已经足够了。
不想打这一仗的并不只是他啊。
江畔沈法兴所乘坐的小舟缓缓滑向远处,江面上荡漾起来一圈圈的波纹。
“沈兄,又见面了。”
那人站在小舟上,神色坦然,却又带着些许得意之色:“昔年你我一别,曾经在杭州做过约定,他日若是你我之间有一人要沦为阶下之囚,另外一方当竭尽全力帮助。”
“今日,我便是来履行我们之间的约定了!”
不错,来人正是王世充!
当年王世充和沈法兴两人各奔东西,一人投靠了李渊,以为李渊占据着父子之间的大义所以必定会胜利;而另外一人则是投奔了李世民,觉着能够称雄天下的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