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入未央宫,劝诫陛下。”
“若此事不成,备绝不再执迷不悟。”
听完了刘备的话,曹操激动的情绪也稍微有了些许的缓和,他坐在那里,端着酒杯,一杯杯的饮酒。
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算太差。
毕竟就曹操个人而言,他其实也不是很想要担一个废黜天子的权臣骂名当年的周公身后名可并不是多好,那位天子回来之后对周公虽然毕恭毕敬,但其实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后世中虽然许多人称颂周公的贤名,但其实不少人对其也有微词。
曹操有些郁闷的想,若是可以劝得动刘辩,也是一件好事。
刘备见着曹操妥协了,心中松了口气,他扭过头,看着陈朱楼询问道:“东临?东临?”
陈朱楼坐在那里,略微有些许的沉默。
他其实在思考刘备所说的这个办法。
劝诫天子是否真的可行?
许多事情在没有进行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比如这件事情。
可若是试都不试,便直接进行否定.曹操的计划又有几分可能性呢?
事实上,在陈朱楼看来,曹操所说的那个计划的可能性同样不大。
第一,谁能保证换一个天子,这个天子便一定是好的?
依照曹操所说,挑选一个听话的?
但一来刘氏亲族的嫡系宗室子弟就那么几个,那几个人陈朱楼也是有所听闻,并没有哪一个是十分合适的。
二来,即便是有中意的,怎么能保证在他们三个人的掌权救国过程中,那位天子能一直听话?权力如同毒药,会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
这一点没有人比陈氏的人更加清楚明白了,这五百年来陈氏见过多少天子?
又有几个能够保持初心?
若是如此,那么到时候天子变了怎么办?重新挑选一个?可有些事情能做第一次,绝对不能做第二次。
毕竟换一次天子你可以说是为了天下百姓,但换第二次,无论你有什么样子的理由,一个权臣的名字是逃不过去了。
而有了第二个,天才知道会不会有第三个一旦有了第三个,性质就完全变了,无论他们三个人是否真的是为了匡扶汉室,他们在后世中都会有王莽之名!
这是逃不掉的。
陈朱楼愿意为了天下而牺牲自己的名声,他相信刘备、曹操也愿意。
但问题是,这样的牺牲能救得了大汉么?大汉可是从里到外全都坏透了!
见着沉默而又犹豫的陈朱楼,曹操也是愣了一下,他的脑子开始运转,难道陈朱楼有别的想法?
当刘备也开始着急的时候,陈朱楼终于是缓缓的叹了口气。
他低声说道:“也罢,便听玄德兄的吧。”
陈朱楼抬起头,看着刘备,低声说道:“玄德,我们可以给天子一次机会。”
“但也只有这一次了。”
“大汉的百姓等不起了。”
“他们没有时间了。”
陈朱楼同样站在那里,背对着刘备、曹操二人,他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