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将这个罪名扔到当今天子的身上,有两个目的。其一是可以为自己的女儿洗脱罪名,其二是可以将罪名弄到当时还是太子的天子身上,让天子失去争夺皇位的基础。
而吴王当时一眼便看出来了这其中的问题,所以在吴王世子死之前的时候就已经入宫与先皇说这件事情,表示为了大汉国本,吴王愿意在朝会的时候为太子争辩。
这一切本是吴王一腔热血为国奉献,而吴王世子则是为国本而牺牲,他们虽然悲痛但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天子和那个佞臣为了掩盖这一切的真相,竟然要削藩,进而杀死吴王,所以吴王妃不能忍受了。
至于为什么是吴王妃而不是吴王?被捆住了的吴王表示,自己是大大的宠臣,不愿意和天子为敌,所以自己的王妃便趁着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将他绑住。
檄文传遍天下。
所有人都能够看出来这檄文中所蕴藏着的笑话——堂堂吴王被吴王妃捆住?手下的大军还都听从吴王妃的命令?你在开什么玩笑。
这简直是比当今天子说要立下皇太弟,将皇位真的传给梁王听起来还要可笑几分。
至少大家都清楚明白的知道,皇帝这样子做并不是心甘情愿的,而是形势所迫,可是你丫的吴王真的把人当成傻子了?
景元八年秋,吴王妃掀起来的作乱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席卷了整个南方。
当年被孝仁皇帝镇压的几位诸王也都纷纷举起来了“复仇”的大旗,他们的口号是为了自己的“父亲”平反,自己的父亲当年只是为了诛杀吕氏祸患,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可却被当时的孝仁皇帝所困居在长安城内,甚至最后幽禁而死。
而自己的封国也被削除了一大部分。
这些人要求朝廷给予他们公正的“处理”,为他们的父亲平反,并且将当年削除的封国全部都还回来。
当时间进入到景元九年的时候,诸王作乱已经轰轰烈烈,一共有九个诸侯王一起犯上作乱,要求天子平反,要求天子处死身边的奸佞之臣——这一次,他们甚至带上了御史大夫“晁错”。
用的什么理由呢?
一个很牵强的理由。
即:邱子乃圣人之后,更是陈子的嫡系后代,怎么可能会做出那些事情呢?
所以邱子一定是被奸人蛊惑,后来邱子辞官回到官渡,潜心著作,便是因为感受到了自己的身边出现了奸佞的弟子,而心生惭愧。
证据?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