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的称呼呢?”
陈仲没有犹豫,继续说道:“王上的自称可由“孤”“寡人”更为“朕”,此字更为霸道,至于独一无二便更加简单了。”
“王上可下令,日后唯有皇帝可以自称为“朕”,其余人使用便是僭越。”
他看着嬴政轻声道:“而群臣对王上的称呼,可由王上转为陛下,而太子等可称为“殿下”。”
陈仲说完后,轻笑一声道:“陛下觉着如何?”
朕?陛下?
嬴政微微颔首,但是他更加注意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官制以及整体的大秦制度。
“老师,我此时并不是试探您,而是真切的询问。”
他看向陈仲:“您觉着,到底是分封制好,还是郡县制好?”
嬴政的眼睛中充斥着些许迷茫的神色,纵然他天生聪慧,但他终究未曾经历过原本轨迹中的那些事情,在面对这种事情的时候总是有些犹豫的。
再者说,统一的历史被整整提早了十年。
此时的嬴政尚且是一位二十来岁近三十岁的青壮年。
休说是他了,就算是历史中的嬴政也是会在郡县制和分封制之间犹豫的,朝廷中支持分封制的也并非全都是为了“利益”,比如十三卿之一的“王绾”,他便是坚定的支持分封制度。
因为他是发自内心的觉着,如今大秦的状况,分封制度,令诸侯王镇守各方是最好的选择。
这并非是王绾一个人的选择,而是朝堂上一部分的想法。
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此时大秦方才一统,覆灭六国,六国的部分贵族定然是不甘心的,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便是“士”这个阶层不够用了,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镇守地方,地方一定会作乱。
若是利用六国原本贵族的人去镇守地方,那和没有覆灭六国有什么区别?在这种情况下,秦若是施行分封制,那些地方的势力便会对上新出现的阶层贵族“诸侯”,从而中央所需要承担的压力就会大大减少了。
这便是王绾以及一部分支持分封制之人的想法。
剩余的一部分支持分封制的人,或许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比如宗室。
而以李斯、韩非为首的一众法家弟子却坚定的推动郡县制的施行,理由是这是构建“大一统封建王朝”必须经历的事情。
更何况,分封制的下场不是就在眼前么?难道好不容易统一了天下之后,又要再一次经历这样的路途么?
以李斯为首的法家弟子不愿意,陈氏不愿意,嬴政这个作为统一了天下的秦王就更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