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的时候,不管是太子还是嬴稷都没有丝毫犹豫的同意了。
当然了,在这件事情上,嬴异人或许是真的会感谢自己的父亲和大父的。
因为他也想要去赵国。
他明确的知道,自己这种不受到宠爱的孩子,想要博得一番成就,甚至是成为秦王的话,就必须是有足够耀眼的成绩,在咸阳城他什么都做不到的。
但前往赵国,他至少有一线机会。
这位公子自昭襄王三十年六岁的时候前往赵国为质子,如今已经有足足六年的时间了。
一个六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虽然赵国因为畏惧秦国的国力不敢对这个孩子虐待,但他过得也绝对不会是什么好日子。
陈昭相信,唯有这样的孩子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王”。
他看着陈肃说道:“且,等到公子异人回来的时候,他就与王上有了共同的经历——“在赵国为质子”。”
陈昭笑着:“这便是他最大的依仗。”
“王上不是会被感情左右的人,但往往这种人才会被细微的“怀念”给影响到。”
陈肃点头:“父亲说得对,但问题是,如今公子异人远在邯郸,我们该如何才能够下注?”
陈昭微微一笑:“你的三爷爷不是正在邯郸城么?”
是的,陈安还活着,而且在邯郸城还活的风生水起.这是陈氏如今辈分最高的长辈了。
他已然七十三岁了。
昭襄王三十六年的秋天很快来临。
赵国国内的饥荒、蝗灾、旱灾越发的严重了,又因为之前连年的战争导致粮食的缺乏,赵国国内的普通黔首几乎要饿死了。
于是,昭襄王三十六年的秋天,信平君廉颇做了一个决定。
他向赵王请战,征韩。
他要用韩的粮食,来养活赵国的黔首们。
在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蔺相如跑到了廉颇的家中询问他为何要这样,因为想要用韩的粮食养活赵国的黔首,那就必须对韩见城屠城,这样才能掠夺足够的粮食。
这会让廉颇的声名彻底败坏。
而这位高高在上的、本应该不在乎黔首的贵族却第一次对一直瞧不上的“黔首”出身的国相露出微笑。
他的答案很简单。
“先王以恩待我,我必不负先王所托。”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