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五十六年。
随着各地的宫殿建筑开始修建,这民间的声音,也逐渐地被反馈到赵昕的耳中。
“有吠舍说,那些东方人明明是入侵这个国家的人,你们为何还要给他们修宫殿呢?”
赵昕也是问道:“那他们是怎么说的?”
回来给赵昕报告的人便道:“他们说,只有东方的皇帝,才能给这里带来真正的和平。”
“臣以为,那些吠舍只不过是想要讽刺一下那些婆罗门跟刹帝利而已。”
赵昕又问道:“那最后呢?”
那位臣子便道:“最后,那个嘴贫的人就被刹帝利派人拿着鞭子抽着赶跑了。”
最后,臣子也是继续道:“官家,这些国家的民众,是如此地麻木,他们甚至都不会反抗,竟然还对此嬉笑不止。臣以为,就算是要实行科举制,也最多只能是在婆罗门跟刹帝利这两个阶层去实行。”
“当然,婆罗门从前是十分需要仰仗刹帝利的,虽说婆罗门的地位在民间很受推崇,但这种推崇,并不能直接形成权力。”
“而如果将来,要把婆罗门也引入到官场之中,那他们的权力,就会变得太大了。”
“因此臣以为,还是让婆罗门继续管理宗教事宜,科举,就只让刹帝利参加即可。”
赵昕便道:“你的话,也有道理,是我太过于心急了。”
科举制目前还没有正式推行。
不过……
有一说一,虽说印度邦国林立。
可还是有一些中央集权的土壤的。
反正……
现在赵昕要做的,就是谁还想再称王,赵昕就秒谁。
那样,一旦他们自知不可能再回去了,便只能是乖乖地给赵昕当流官。
当然!
当你真正了解过印度的这个地方后,你便会发现。
事实上……
它更需要铁路来维持中央集权。
因为印度的东西的宽度,已经有从大宋幽州到广东的长度那么大。
而大宋南方之所以好管理,那是因为南方人少,就算是出了一个割据势力,实力也不会太强。
跟中原的政权比起来,根本没啥太大的反抗的能力。
但印度不一样,不管是恒河流域,还是印度河流域,都是人满为患。
更别说还有每年至少三个月的雨季。
而且有时候,还不单单只是下雨那么简单。
还会造成各种洪涝灾害,破坏道路,冲断桥梁,使得交通长时间,都不一定能够畅通。
不过赵昕讲道理,也不贪。
他的目标是,只要能稳稳地把索兰吉周遭一圈都纳入到中央集权当中,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至于那些更远的地方……
来回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