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怎么敢来。因此,倒是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但这些消息,还是造成了很大震撼。
郭盖等人认为,如今蛮夷横行,礼义荒废,统治者不修德行,因此天地间失去了调和,五德失去了次序。因此,邪气四处肆虐,造成了这种大规模的瘟疫。
后来,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大家不断见识蛮族国家内部,因饥荒、瘟疫和暴政导致的惨状。所以,这个观念不但没有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化,反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甚至进入了紫帐汗国的正统性叙事中,和教化蛮夷、吊民伐罪一道,成了常用的宣传口号。
等到郭康这个时代,吴王率领一些明朝人来到大都,在避难的时候,也带来了那边的一些故事,和中原地区流行的新思想。国中的罗马人,特别喜欢他带来的明太祖檄文。其中有“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语句,更是广为流传。
可能是因为朱元璋的事迹太有激励性,这话经常被人改几个词就拿去用,说是要学习“世界光复者”朱洪武的事迹,驱除蛮族,光复罗马。把这些思路,都融合了起来。
而且,和后世的一些印象不同,黑死病也不是只有这一次,更不是肆虐了几年之后就突然消失了。欧洲地区,和埃及一样,也是频繁爆发的。
欧洲的官僚体系远不如天方教世界完善,记录也经常不完整,但就算如此,也可以断定,这个时期里,欧洲也至少有17次严重的爆发。平均十一年,黑死病就要大规模卷土重来一回。至于小规模的,同样已经无法记录了。
所以,郭康等人,对于瘟疫这个现象,以及后续的影响,其实是很熟悉的。只不过,由于资料短缺,不知道这些瘟疫,到底造成了多大的损害。
而埃及的各种资料,尤其是底万政府的人口统计和税收记录,就能直接补足这部分的认知。
按照资料,埃及的经济遭到的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1389年的时候,黑死病在上埃及爆发,卢克索地区个费丹的土地,只有一千个在正常耕作。十年后,瘟疫再次爆发,埃及2200个村庄,有40个完全废弃,462个税收减少。农民不是病死,就是惊慌逃走,导致当地根本无法正常征收粮食。
在城市里,小麦的正常价格是60到90迪尔汗,瘟疫爆发后上涨到了360。又过了十年,也就是郭康他们发起远征之前几年,同样的疾病又爆发了。这次,不止粮价上涨,商人还勾结起来,发国难财。而开罗的行政管理人员,不但不进行打击,还故意袒护粮商,限制其他人运输粮食进城,导致口粮涨到了上千迪尔汗之多。谢赫得知消息之后,罢免了开罗的总督,还紧急给市民发大饼,把粮价压到了600左右,但不管商人集团,还是黑死病,都不是他能抗衡的,因此也无法挽救整个局势。
人口和经济的损失,对马穆鲁克政权来说,还是比较间接的。最直接的打击,是马穆鲁克和教法学者等精英人群的死亡。
相对于欧洲,天方教世界的精英阶层,在面对瘟疫时,要普遍更加尽责。苏丹和埃米尔们一般会坚守本地,为了躲避瘟疫而放弃管理职责出逃的人,往往被视为懦夫,受到人们的鄙视,甚至有人被迫又返回岗位。马穆鲁克也往往会被派往一线,维持治安,组织民众恢复秩序。
宗教学者和管理基层的教士们,在瘟疫期间也很尽责。按照文书记录,这几次大规模鼠疫中,乌莱玛阶层始终在坚持履行职责,组织人们祈祷,为死者义务举行葬礼,安抚恐慌的民众。
所以,瘟疫之后,并没有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