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是蠢蛋。
若是他真的废除了老四,蒙古人来了,他兴许就守不住大明的基业。
更何况北方都是他这帮叔叔帮着镇场子,开国的骄兵悍将还没死绝呢。
凭什么都要去听那些狗屁的读书人的话,我看他就是要开历史的倒车,废除藩王之后,就是要干掉勋贵,依靠南方的读书人,被人暗中奔着搞什么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这一套走去。”
朱元璋是知道一点朱允炆的骚操作的,王布犁的话显然是不知道朱允炆真正失败的原因。
在朱元璋看来是正常的。
最为主要的就是朱允炆的所作所为给武将勋贵圈子整懵了,大家背地里都不支持他。
这小子设立保举法,文官五品以上及县令保举贤才,这不就是直接隔绝了武将们的上身通道吗?
谁说当兵打仗的人就不渴望进步的?
从今往后朝中官员全都被你们的人给把控了,那还有我们勋贵什么事?
这个朱元璋不知道是谁给朱允炆提出来的好主意,但是第二条朱元璋百分之百肯定是王布犁在背地里煽风点火。
因为这件事也就王布犁跟他提过。
那就大规模裁军。
朱允炆真的干了,北方许多重镇和卫所原地解散,根本就不给遣散费。
那顺便就是以文制武,大幅度增加文官的编制和提高他们的待遇。
如此种种严重的损害了武将们的利益。
文官集团紧紧抱着朱允炆的大腿,说这是建文新政,我们都十分的拥护。
这种试探在朱元璋要死之前就搞过一次南北榜的试探,结果被老朱狠狠的打压,现在老朱死了,朱允炆来了,那不抱他大腿还要抱谁的?
武将们在这场战事当中并不是很出力,毕竟被朱棣俘虏的骑兵可是不少,步卒跑不掉也就罢了,偏偏骑兵也跑不掉。
或者说他们不少人是有想法的,并不是十分的支持新皇帝的政策。
更何况他对自己的亲叔叔都如此狠辣,一直亲近读书人,咱们一帮臭丘八皇帝是看不上的。
朱元璋从任用南方士人,再到对他们很是反感,就是时刻提防被这群士大夫们给反扑。
结果朱允炆他自己个被几个读书人吹捧两句,就选择了听之任之,朱元璋觉得王布犁评价的也没错。
朱元璋自认为给后面的皇帝留下了三股政治势力可以相互平衡,一个就是武将勋贵集团,藩王以及文官集团。
结果这孙子直接摒弃实力最为强横的两个政治集团,选择最弱小的文官集团,这不是蠢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