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永乐初期,为加强京师的守备和强化精锐部队建设,朱棣建立了居重驭轻的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等京军三大营,成为朝廷直接指挥的“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战略机动部队。
“三大营?”
朱元璋瞧着这一幕,觉得倒是有些像王布犁搞出来的建议了。
如此一来,京营在手,天下再也出现不了像朱棣这样以王逐帝的事情来了。
全天下的精锐被他捏在手里,至于其余边军那也都得听他这個“燕王”的。
整个北方的边防,都是被老朱给交到朱棣手里的。
南方的藩王,手里虽然有些士卒,但承平之下,很难有太大的战斗力。
朱元璋瞧着朱棣编练这三大营,倒是看出来了,这是以步骑兵为主的野战方阵战术。
当然了,在最开始编练的时候,配合的也并不是很默契,还需要在实战当中进行检验以及改进。
“老四果然修改了屯田的制度。”
朱元璋瞧着一旁的王布犁,又看了看朱棣:“你小子还真是尽心辅佐老四啊!”
王布犁不知道要如何回答。
待到老四成功登基之后,自己就该回去享清福了,兴许是回去之前给老四留下了许多建议吧。
要不然这画面当中,怎么就不见自己的身影呢?
但是这种事他又不能告诉朱元璋,只能被朱元璋误会全都是他的杰作。
朱棣在一旁默默记着笔记,其实有些军事经验,他直接可以拿过来用啊。
反正都是未来的自己给总结出来的。
正好北方归自己管了,有大批的士卒可以编练。
“那火器的制造还需要加强工艺,必须得严格把关,要不然在战场上出现问题,即使火器好,出现信任危机后,士卒宁愿拎着刀子也会放弃火器的使用。”
“放心。”
朱棣受到王布犁的影响,对于这种事也是十分重视的。
朱棣根据当时袭职武官子弟中存在着“生于豢养,习于骄惰,不闲武事,濫嗣爵禄,无益国家”的种种弊端,下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除按原有规定执行外,又作了新的严格规定。
一试不中者,戍开平;二试不中者,戍交阻;三试不中者,戍烟瘴之地。
这一规定,对当时滥于袭职的武官子弟,起了——定的约束作用,对保证袭职武官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同样在全国抽调王府兵以及各地的步骑兵集中到真定或者德州来军训,择其优者再进京接受检查性检阅。
朱棣就是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