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璋如何能够不欣喜?
“朕心甚慰啊!”
朱元璋摸着胡须脸上的喜色不减:
“只要北方稳定下来,人口增多,那必然会对大明实力有着极大的增多。”
“蒙古人节节败退,新皇帝威信全无,就是个傀儡,手底下的各自为政,再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了。”
“只要咱大明北方有人,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赋税供应,咱也用不着屡次被钱粮所扰,不能对外用兵,而且征调民夫也不至于让庄稼荒芜。”
朱元璋宁愿不打仗,也不愿意让土地荒芜。
单是这一点,王布犁还是比较钦佩的。
“你知道咱重农抑商没有同宋朝学习,是从哪里学习的?”
“大抵是汉朝吧?”王布犁瞧着那些百姓在插秧:
“我华夏自古以来就重农,那些商人赚到钱后,多是也会来乡下买一片田地,子孙后代只要不把这块地败家给卖了,就算是有托底了。”
“不错,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倡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朱元璋悠悠的点头:
“这么多年下来,其实咱觉得很适合现在的大明。”
“不错,但是岳父,商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不是一纸政令所能阻挡的。
所以无论是汉高祖的政策还是以后的类似政令和法律,都无法长期维持的。”
王布犁对于这种疯狂购买土地的事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但总归是可以往房子上类比的。
在某些时候,大家都很疯狂,无论是借贷多少,好像是不上车就亏钱了一样。
“你说的事情咱是知道的,但适应于现在的大明就够了,以后的再说。”
“况且从南宋开始,凡是出卖田地,要先问宗族及四邻,他们有权优先购买权,他们不要时,才能卖给其余人。”
朱元璋摸着胡须笑道:“咱大明也是这样,就能避免被旁人买去。”
王布犁心想也不知道老朱看大明未来,有没有看到徐阶这些阁老们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搞了那么多土地,大半个县都是他们家的。
“如今大明还没有结束战事,战争会导致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锐减。”王布犁漫不经心的道:“在无法获得足够的人手时,许多富豪兼并土地的兴趣不会很高。
因此战争的破坏能延缓土地集中的趋势,甚至导致土地的再分配。”
一旁的牛叫了一声,吸引了朱元璋的目光。
他觉得王布犁说的对,但又不全对。
纵然是战事发生,那些江南地主也会趁机拿走更多的田地,继续奴役百姓。
人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