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的日子好多了。”
朱元璋脸上露出笑意,这边商业氛围极好。
“嗯,若是京城的百姓都过的差了,那大明也就完蛋了。”王布犁也是补充了一句:“不知道陛下有没有听过一句话?”
“你且说。”
“就算是条狗,也要托生在京城!”
“啧。”
朱元璋细细品味,总觉得话里有话。
“看样子京师百姓的生活是真的好了。”
王布犁不可置否,便没有多说什么。
“咱此番也是要看看周遭的百姓日子如何。”
朱元璋自己个把担子交出去的第一天,感觉很爽,在宫外看什么都新鲜。
当然了,这种状态不知道能持续几天。
“嗯,说明陛下治理这么多年,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好处的,小民都能够较好的生活,比陛下当年当小民的时候要强上许多。”
“不错。”
朱元璋悠悠的叹了口气:“这个咱是深有体会的,至少极少像咱当年那种活不下去的日子了。
说到这里,咱其实心里还是有些得意的,至少这么多年的辛苦,倒是没有白费。
各地的一些起义,那也不是朕的原因导致他们叛乱的。”
王布犁没理会这句话茬,洪武朝时期的造反事件当真是不少,原因是各种各样的,他也没有太多的总结,也不知道要如何同朱元璋说这些事。
毕竟民间造反的事,也不一定能赖皇帝了。
不过朱元璋也无需王布犁回答,反倒是极为欣喜:
“咱是希望大明江山能够永久存续下去,但深知人力不可为,可朕一直都想要为之努力。”
“陛下说的对。”
“还是你小子看的通透,朕心里一直都背着巨大的包袱,觉得自己能开辟一个盛世出来,兢兢业业不敢有一私一毫的放松。”
朱元璋放下往外的帘子,脸上依旧带着笑意:
“昨天朕照镜子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好几根白发,脸上的皱纹也增多了,总觉得咱的时间不够用,一直兢兢业业。
若是不去亲眼瞧一瞧外面百姓的生活,咱勤政的动力就要消耗尽了。”
王布犁是不相信朱元璋此时说的话的,他那么一个执拗的人,就如此轻易的看破一些事?
但是他嘴上依旧说着:“陛下若是能稍微歇一歇,看看广大百姓真实的生活,兴许今后想出来的政策更加贴合民生,乃是天下百姓的幸事啊!”
(本章完)>> --